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所多玛城到圣母之峰──论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 祝科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陀思妥也夫斯基   现实主义   “恶”   托尔斯泰   宗教   内心分裂   《卡拉马佐夫兄弟》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作品人物  
描述: 从所多玛城到圣母之峰──论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祝科陀思妥也夫斯基的沥血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①是这位天才艺术家一生的丰富总结和生动的墓志铭。在这部巨著中,陀思妥也夫斯基以其特有的激情形象地阐发了“善”必胜“恶”的信念、博爱驯顺的道德伦理...
论《理查三世》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 聂世闻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德华   莎士比亚研究   事件   浪漫主义色彩   现实主义   历史真实   创作特点   加西莫多   女性形象   历史剧  
描述: 在莎士比亚的全部剧作中,《理查三世》占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首先,从创作时间上来看,它创作于1592年,是莎士比亚的第四部剧作;若从出版时间上看,它出版于1597年,又是莎士比亚的第二部剧作。其次,从内容上来看,它以一个地地道道的恶棍为主人公,描绘了他的“悲惨事迹”。这种以坏人为主人公,以表现坏人的事迹为
维拉·凯瑟及其笔下塑造的妇女形象
作者: 张燕军   来源: 学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辛克莱·刘易斯   现实主义   妇女形象   拓荒者   安东尼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凯瑟   女性形象   象征主义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20世纪前50年是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杰克·伦敦、西奥里·德莱塞、辛克莱·刘易斯、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文坛勇士,为20世纪美国文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位杰出的,被人们称之为草原上的云雀的女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文学发展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吴宗蕙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是中国女性文学继五四之后再度繁荣发展并日臻成熟的辉煌时期。如果说,80年代中期以前,女作家创作侧重于对那个刚刚逝去的悲剧年代进行沉痛揭露和深刻反思的话,那么,80年代后期以来,女作家创作则进入了多种...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妓女形象
作者: 邓楠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现实主义   资产阶级   羊脂球   莫泊桑   贵族阶级   生理因素   自然主义   妓女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妓女形象邓楠妓女形象是莫泊桑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莫泊桑的小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莫泊桑摒弃社会俗众的偏见,对妓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得出了与世人不同的见解和结论,这使他的妓女形象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莫...
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揭晓
作者: 一骥   来源: 安徽新戏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戏剧   现实主义   《泰坦尼克号》   人性悲歌   主办单位   话剧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东方艺术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描述: 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1999年4月于浙江舟山决出。此次主办单位新增了河南《东方艺术》、湖南《艺海》、黑龙江《剧作家》,扩大为10家期刊。获奖面也有所扩大,具体名单如下:
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戏剧   现实主义   客家山歌   《泰坦尼克号》   历史故事剧   人性悲歌   话剧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东方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评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以获票多少为序):从电影《泰坦尼克号》看美国文化林炎志东方艺术论田汉精神陆炜剧影月报戏曲动作与人物心理力行福建艺术当代戏剧文学的现实主义手法一瞥刘忠诚影剧新作论徽班邓翔云安徽新戏在创作的交汇口处黄卫华东方艺术“天人合一”与...
谈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女性
作者: 王晓峰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祥林嫂   现实主义   个性解放   悲剧女性   悲剧命运   社会生活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时代悲剧  
描述: 谈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女性
黑土戏剧的阳刚之美
作者: 朱雪艳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史   黑龙江   美学风格   戏剧家   现实主义   黑土文化   周恩来   女性形象   剧目   阳刚之美  
描述: 最近几年,黑龙江戏剧异军突起,仅在1987年到1989年,就相继有《曹植》、《黑色的石头》、《欲望的旅程》、《野草》、《少年周恩来》等14台剧目晋京演出,而在1990年4月,一次就有8台剧目晋京进行汇报展览演出,这不仅在黑龙江戏剧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为全国所瞩目,被称为戏剧舞台上的“黑龙江现象”、“黑旋风”。黑土戏剧出现这样令人欣喜、又耐人寻味的现象,固然有诸多因素,但作为一种艺术,能够形成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与其独特的美学风格是有直接关系的。
初试锋芒即犀利:读茅盾的处女作《蚀》三部曲
作者: 丁尔纲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艺术结构   处女作   现实主义   三部曲   茅盾   心理描写   大革命   社会变革   女性形象  
描述: 茅盾是初次提笔写作就已相当成熟了的少数大作家之一。他的处女作《蚀》是由三个连缀性的中篇小说组成的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初次发表就一鸣惊人,震动了中国文坛。作家的精湛眼光和艺术才华很快取得了公认。但在茅盾说来,其成功并非偶然。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历时十年(通称“商务十年”)的辛勤积累和
< 1 2 3 ...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