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林白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
作者:
荒林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男性话语
林白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话语
女性自救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社会理想
当代女性写作
-
描述: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
月亮的神话(林白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
-
作者:
丁帆
齐红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原则
林白小说
女作家
原型
“女性神话”
女性气质
男性叙述
女性形象
“月亮”
叙述者“我”
-
描述:
在90年代文坛上众多的女作家中,“林白”的名字虽然不能算做显赫,但它的确以其强烈的个性色彩在读者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痕。林白总是默默地经营一篇又一篇的小说,这种不露声色的创作态度给她本人和她的创作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神秘成为一种诱惑,使得我们试图拨开林白文本之上的朦胧面纱而进入那个女性的神话世界。
-
写作与飞翔:读林白的小说
-
作者:
南帆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叙述者
女性主义运动
文学
林白小说
商业文化
长篇小说
记忆型
个人化写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记忆型作家这似乎不可避免——林白的小说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冲突的前沿。一批人的眼里,林白如同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学代表之一,林白的前卫姿态与叛逆勇气向男权文化发出了无畏的挑战:另一批人眼里,林白似乎患上了“暴露癖”这种怪异嗜好只能从公众那里换取道德的谴责,夸张的反文化行为必将迅速地成为商业文化的同谋,上述的冲突显然可以追溯至九十年代文化的氛围,九十年代的文化谱系之中,女性形象、解放、道德商业文化无一不是纷争
-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
作者:
荒林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致命的飞翔》
男性话语
女性经验
林白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社会理想
当代女性写作
-
描述: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
-
作者:
王光明
荒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人的解放
女作家
林白小说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男性写作
女性写作
两性对话
-
描述: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王光明荒林王光明:1995年可以说是女性文学的狂欢节,是女作家神采飞扬志得意满的一年。中国女性写作经过几年的过渡,终于在199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高潮的标志就是质量不俗的女性文学作品成批出版,像“风头正健女才子丛书”...
-
“私人写作”、“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陈染、林白小说再解读
-
作者:
魏天真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林白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写作
私人写作
再解读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如果要将陈染当作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那么,可以代表其"女性主义"特征的作品是《无处告别》,而不是《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引起极大关注的所谓"描写身体"的作品。无论从哪方面看,这篇小说也的确是陈染的最成熟和优美的作品之一。它可以再次说明,只要是文学作品,无论被划归何种流派或阵营,无论打什么旗号,那些使它成为"优秀"之作的素质总是超越个人立场、思想观念和表现方式的限制,而契合阅读者各自的情感或美感体验,导致我们心灵的激荡。
-
记忆\感知与碎片诗学
-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作家
林白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个人记忆
小说创作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创作主体
-
描述: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林白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著称。以女性主义文学审美标准为参照考察林白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林白的前期作品在客观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某些层面的特征。尤其是《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等作品,如果把它们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来考察,在女性经验揭示的彻底性上确实有些惊世骇俗。现有对林白小说的研究,也基本从女性话语层面展开。但在这里,笔者意欲借助“现象学”的方法,把对林白小说的这种认知搁置起来,从创作主体与文本形态之间内在关系的角度,而不是性别文化的
-
1995:“研讨会”备忘录
-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作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白小说
女作家
研讨会
后现代
作家作品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备忘录
徐小斌
徐坤
-
描述:
时下有论者对作家作品研讨会多有非议,以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并大声疾呼“专家勿言”。我不讳言这类研讨会确有一些弊端,但由此而笼统地予以排击,却并非公论。我赞同冯立三和秦晋两位先生的意见,以为研讨会是文坛朋友联络感情、相互交流、展开文学批评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只可改进,不可排击。由于身居京城,又搞评论,我不可避免地也成成了
-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90年代
男权文化
林白小说
女性人格
女性写作
作品
“我”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
从一位女作家的遭遇谈起
-
作者:
艾春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权力意志
样板戏
文学作品
女作家
林白小说
文学创作
知识分子
社会心理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一位女作家的遭遇谈起艾春在文学的各类文体写作中,大约文艺批评的地位是最尴尬的。过去文学批评与某种权力意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赞一批均可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于是有人把批评看作是一种框子或者棍子,名声狼籍得很。后来写批评文章的人变得聪明了,不再说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