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性别”的生产及其政治性危机——对新时期中国妇女研究的一种反思
作者: 董丽敏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性   新时期   危机   妇女研究   性别  
描述: 新时期中国的“妇女研究”以“社会变革与变革社会”的政治性参与作为建构自身合法性的起点,但无论是“传统的”以妇联为主体的妇女研究的转型,还是“民间的”以学院为主体的妇女研究的崛起,都面临了自身政治性流失的危机:“传统的”妇女研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由阶级革命转向经济建设,探寻了以市场经济法则来争取“男女平等”的空间,结果却是从社会主义时期的“实质平等”蜕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形式平等”;“民间的”妇女研究企图以“有性的人”的概念发明既回应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热潮,同时又对其进行反省,但其逻辑架构的内在悖论,抽
针对妇女暴力的全球治理与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
作者: 张璐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治理   针对妇女暴力   社会性别主流化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性别  
描述: 在全球妇女运动的推动以及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战略指导背景下,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成为了全球治理一个政策议题。围绕该议题的一系列国际政策文献纷纷涌现,形成了一套旨在治理针对妇女暴力问题的规范规制。从针对妇女
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性和妇女
作者: 杨玉静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政策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性别  
描述: 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性和妇女
男性不在场:台湾女性参政的性别阶序格局
作者: 姜贞吟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性别阶序格局   立委选举   女性   性别  
描述: 象,目的在找出台灣女性參政的社會條件為何。研究發現如下:(1)台灣女性參政持續受到政治家庭與地方勢力的結構因素影
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性和妇女——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关于性别、性和妇女研究的专题综述
作者: 杨玉静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政策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性别  
描述: 2004年7月7-11日,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为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会共设立了97个专题论坛和5个特别论坛,其中涉及性别、性和妇女问题
女性与厨房——女性主义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作者: 吴光宇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女性主义地理学   厨房   性别   男性霸权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地理学批评理论,以厨房空间为视角,结合《厨房》、《双面胶》、《白水青菜》和《双食记》等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文本,对女性在厨房空间中的性别建构、女性命运、身份认同以及反抗失语状态进行探讨
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作者: 王思懿   韩国勇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种族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和男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通过女性的特殊的视角和女性独特的叙事手法,重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
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思懿   来源: 新科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女权主义   女性话语   种族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合流与互动的产物。少数族裔妇女认为,不仅性别,而且种族、文化、阶级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女性主体
浅议《中图法》第5版的性别划分问题
作者: 宋维平   来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图法   女性学   类目   类名   性别  
描述:性别划分有助于提升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建设。《中图法》第5版对按性别划分的类目,进行了修改类名、删除、合并类目方面的修订,但仍存在着类目关系混乱、类名概念过窄的问题,亟待梳理。
高等教育中学术参与和非学术参与之性别分析:女性主义的批判观点
作者: 刘国兆   来源: 学校行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学术参与   高等教育   学术参与   女性主义的批判观点   性别  
描述: 本文透过女性主义的批判观点,探讨大学生在学术参与和非学术参与中的性别差异情形。在学术参与方面,女性大学生虽然优於男性,但是多数男性大学生却因选择男性学类,而进入就业市场中的高薪工作,反之,女性大学生
< 1 2 3 ... 15 16 17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