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
作者: 张京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传播   监测报告   青少年学生   议题   数据库   中年女性   性别  
描述: 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
人类Y染色体性别的和躯体的决定因素:一例46XYP—表现型为女性的研究
作者: 许德新   来源: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决定因素   分化的细胞   生殖腺   人类Y染色体   剖腹术   46XY   表现型   睾丸酮   性别   女性  
描述: 作者研究了一个年令为9岁表现型为女性具有Turner’s综合症的多数临床特征的病例。经细胞遗传学研究,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P,其双亲没有发现染色体异常。对患者进行了剖腹术探查发现有正常的子宫和输卵管,有1·5cm大小而没有分化的生殖腺。生殖腺内存在着没有分化的细胞排列为索状
媒介传播的性别反思:以李阳家暴事件为核心
作者: 吕频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狂英语   非暴力   反家庭暴力   主持人   主导媒体   李阳   暴力事件   妇女组织   受害者   性别  
描述: 主持人语":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庭暴力事件于2011年9月初由Kim通过微博揭发,至2013年2月法院一审宣判双方离婚,17个月间争执双方始终处于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之下。原因首先是事涉名人,特别是在事件曝光初期,李阳频频亮相媒体,高调自我辩护甚至指责受害者,导致在这一阶段,事件主要作为"名人丑闻"而非暴力侵权案例为人所知。另一方面,在谨慎应对媒体采访的同时,Kim充分利用微博的自主阵地揭露李阳及传播反暴力理念,在网友的支持下逐渐扭转舆论,妇女组织和志愿者以此事件开展公众教育和倡导
美国政治中的种族、性别和阶级:何新之有?
作者: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路爱国   来源: 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和党   候选人   美国政治   非洲裔美国人   妇女运动   选举权   种族   阶级冲突   性别   民主党  
描述: 5月1日在全世界都被当作五一节即国际劳动节庆祝。惟一的例外是美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五一节是为了纪念美国的一个事件而建立的,即芝加哥秣市骚乱(Haymarket Riot)。1886年5月1日,美国
社会公正与性别权利
作者: 格拉谢拉·迪马科   项龙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目标   社会公正   国家干预   全球化   权利   20世纪90年代   计划经济   性别  
描述: 总结我最近在民主化、性别权利和社会运动领域中的学术工作与我在社会政策辩论中的公共角色,在此对社会政策的背景,特别是被称之为性别权利的问题作一反思。我强调的是作为社会政策中一个基本原则的社会公正
观点集锦:性别主流化与中国女性福科研究
作者: 张英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化   点集   理论工作者   和谐社会建设   妇女发展   科研   中国女性   性别  
描述: 在北京市妇联主办的“妇女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论坛上,来自妇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妇女理论工作者、妇女社会工作者共150余人就“妇女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妇女与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妇女组织与和谐社会建设”等3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编辑部摘录部分观点,与大家分享。
性别公正与男女平等
作者: 张永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   观念的形成   基本权利   妇女运动史   历史关系   男女两性   男女平等理论   妇女工作   性别   理论指导  
描述: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对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社会成员个人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也包含于其中。在新形势下,中国妇女运动迫切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妇女运动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争取男女平等。这种要求正如恩格斯谈到平等观念时所指出的“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
女性主义对母亲角色研究的影响:以美国妇女史为例
作者: 俞彦娟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职   阶级   美国妇女史   妇女运动   社会建构   母亲角色   种族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隨著1960年代第二波婦女運動的展開,逐漸重視女性經驗並挖掘女性歷史,掀起了美國婦女史研究熱潮,母親角色的重要性亦趨凸顯。然而,對母親和母親角色的歷史研究散見於婦女史和家庭史研究中,並未受到特別注意;一直到1980和1990年代,歷史學者才漸漸把母親角色獨立出來,開始有系統且大量的母親角色歷史研究。 美國母親角色歷史研究的發展,與當代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態度有關。本文嘗試從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分析和理論出發,觀察近三十年來美國母親角色的歷史研究,受到女性主義影響的研究發展和特色。本文分為四個部分。首先
性别与平等:印度劳动妇女论坛的经验
作者: 南迪尼·阿扎德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累过程   劳动妇女   国有商业银行   非正规   信用合作   生产合作社   贫困妇女   印度   经济部门   性别  
描述: 本文说明贫困妇女如何能够通过动员、觉悟启蒙和组织起来的过程摆脱贫困和非人的处境。她们还克服了父权制的不利影响,维护了她们本来应该享受到的资源权利。这一过程是通过劳动妇女论坛这个非政府组织的干预促成的。这个存在于非正规经济基层的新积累过程中的要素已经得到认证。这一过程显示贫困妇女组织如何帮助她们从贫困线以下和衣不遮体的生活境遇达到经济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一种整体性解决办法,贫困妇女甚至在低收入的情况下进行了储蓄、投资、创造资产、偿还贷款,把技术和管理才能用到经济活动中,把初级保健、家庭福利和识字这样一
艺术是没有性别的自然人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访谈
作者: 曹小鸥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图案   男女平等   艺术家   艺术设计专业   学院院长   艺术设计教育   现代女性   工艺美术   “女性艺术”   性别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在“五四”运动中产生,根本的转折是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现代女性在众多领域的表现,非常令人瞩目。常沙娜、赵友萍、蒋采萍是三位很有成就的女艺术家,正值国际“三八”妇女节前夕,我们对她们作了专访。 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登陆,中国学术界也对“女性主义”议论纷纷。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但是目前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盲目照搬套用的倾向,即削中国现实之足,以适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之履。蒋岳红、贺诚的两篇文章,尽管尚有诸多值得推敲之处,但是作者均能立足中国女艺术家创作
< 1 2 3 ... 19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