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台湾社会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关於性工作研究中的性、性别与知识生产的反思
-
作者:
陈美华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方法论
性
反思性研究
性工作
性别
-
描述:
知識生產並非在權力真空的情形下進行,作為社會存有的研究者往往就是影響整個研究過程的因素之一。本文將以筆者從事性工作研究的田野經驗為例,分析性別、階級與性這三個往往相互交織的社會範疇如何使得知識生產的過程成為權力的試煉場。筆者將指出,娼/良二分的意識型態如何使得研究者以性別分化的方式進入田野場址,以及女性研究者在性工作研究中的特殊情境。其次,在性工作長期被污名化的情形下,筆者和被研究的性工作者之間除了階級差異之外,性實踐上的差異尤其使得筆者悄悄挾帶進場的(性)偏見與預設影響了筆者的田野經驗。但,筆者被「誤認
-
男性不在场:台湾女性参政的性别阶序格局
-
作者:
姜贞吟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性别阶序格局
立委选举
女性
性别
-
描述:
象,目的在找出台灣女性參政的社會條件為何。研究發現如下:(1)台灣女性參政持續受到政治家庭與地方勢力的結構因素影
-
“照顾者正义”:性别正义不只是法律平等
-
作者:
洪惠芬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法亲属编
两性工作平等法
妇女运动
性别正义
照顾者正义
-
描述:
本文將「性別正義」(gender justice)看待成一種社會批判的產物。因此,對於「性別正義」這個概念的定義方式,本文並非採取類似哲學上建立道德理論的途徑,對概念本身的內容作出嚴密的界定;而是從婦女運動這十多年來對既有性別現象所作的批判與具體的改革成果著手,去分析婦運團體、乃至整個台灣社會對「性別正義」這個概念所持的見解。婦運這十多年對社會所作的批判與改革遍及各個層面,但礙於篇幅的限制,本文將焦點集中在「民法親屬編」修正、和「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這兩項直接衝擊既有婚姻制度、及勞動市場性別體制的具體成果
-
男人的法律,男人的“国”“家”,及其蜕变的契机:以民法亲属编及其修正为例
-
作者:
刘毓秀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法亲属编
妇女运动
妇女权利
-
描述:
我國民法親屬編一部以父、夫爲尊的法律。於其中,經由衆多法條之間或明或隱的相互牽涉,兩性間的尊卑、主從關係跟輩份間的尊卑、主從關係,層層疊架,相互盤繞,使得爲人妻、母、媳者的權利與尊嚴受到無限度的剝奪。爲此,婦運團體從1992年起,展開難鉅的修法運動;行政機構於1994年間開始予以積極回應,立法院則於1995年上半年會期正式展開修法的程序。但是,這一波修法運動所面對的社會,對法律背後的父權意識形態並沒有充分的認識,修法的美意顯然將會大打折扣。在前述背景之下,本文嘗試從平等的觀點,透析那鎮踞著現行民法的父權巨
-
护理人力问题之女性学解析
-
作者:
刘仲冬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照顾者
台湾
护士荒
妇女
中国
护士
护理
-
描述:
本文嘗試以女性學的觀點透視台灣的護理人力問題。研究者認爲護理問題是女性就業問題,也是一個女性專業在父權社會求生存發展的問題。護理專業不但曾是婦女就業的前驅。也是公領域對女性開放的指標。我國迅速工業化及都市化的過程更提供了女性角色變遷研究的好機會。本文首先自一九九三年發生之有關護理的爭議事件切入,然後企圖利用一項質性的實徵研究,解釋當前的護理流失問題。該研究係使用女性主義的架構,採ethnography的方法,企圖將護理問題放置到我國的文化背景中去檢視,並設法在我國當前文化的脈絡上畫出護士工作及家庭生活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