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理清垫资订购 《妇女生活》杂志
作者: 吴培强   来源: 妇女生活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邮局发行   妇女生活   杂志   主任   订购   妇女干部   自行车   妇女组织   上前段  
描述: 三月下旬,太康县大许寨公社五十一岁的妇联主任刘理清,骑着自行车把一本本崭新的《妇女生活》杂志亲自送到二十七个大队和社直八个单位的妇女组织里.大家都很惊奇:我们没拿钱,哪来的杂志呢?原来《妇女生活》刚刚创刊,尚来通过邮局发行,人们没法在邮局办理订购手续,再加上前段农村基层组织整顿,不少大队妇女干部都不在支部或
忆《现代妇女》
作者: 黄慧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苏文化   现代妇女   妇女委员会   国民党   妇女运动   妇女生活   第二次反共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妇女儿童   妇女联谊会  
描述: 忆《现代妇女》黄慧珠1943年元旦,《现代妇女》创刊于当年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她是由邓颖超同志倡议创办的。主编曹孟君。1946年8月迁上海出版,1949年解放军渡江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前后坚持出版6年多。她是抗战后在国统区坚持出版时间最长,也是继...
一部颇具特色的妇女史专著:评《近代中国妇女生活》
作者: 胡俊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活史   婴儿死亡率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史研究   妇女生活   三十年代   妇女史  
描述: 一部颇具特色的妇女史专著──评《近代中国妇女生活》胡俊郑永福、吕美颐合撰的《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一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是近年来妇女史研究中难得的好书,是两位作者曾于1990年出版的《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一书的姊妹篇。前...
祝贺《妇女生活》创刊
作者: 刘杰   来源: 妇女生活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革命力量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妇联   妇女生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妇女组织   儿童少年   精神文明  
描述: 省妇联主办的《妇女生活》创刊了,这是全省广大妇女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妇女是一支伟大的革命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这支力量的重大作
《北京妇女报刊考》首发式之后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   妇女运动   妇女生活   实用价值   刘乃和   历史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   妇女报刊  
描述: 在3月29日举行的《北京妇女报刊考》首发式上,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给予它很高的评价,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北京师范大学72岁的老教授刘乃和说:“这是一部层次分明,有研究深度,全面而细致的专著,有历史价值,资料价值,实用价值,对子孙后代具有保留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汉奇认为,该书对填补我国新闻史研究中的两个空白,“一是中国妇女报刊史的空白,一是北京报刊史的空白”大有裨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完所教授丁守和、
从文化转型看妇女生活与地位的变迁:刘文明著《文化变迁中的罗马女性》评介
作者: 徐善伟   来源: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社会性别   湖南人民   西方社会科学   女性观   妇女生活   女性学   妇女史   英国妇女   西方妇女  
描述: 近30年来,随着西方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性学成为西方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在这一庞杂的理论与知识体系中,妇女史与女性史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事实上,这也是西方新史学运动与妇女运动合流的结果。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妇女史研究也迅速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外国妇女史研究而言,与欧美相比仍显得相当薄弱。就我所见,国内关于外国妇女史专题研究的尝试,只有马缨的《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和裔昭印的《古希腊的妇女》,这表明外国妇女史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领域中有着广袤的荒原等待我们去开垦。令人欣慰的是,
我眼中的美国妇女和美国家庭
作者: 侯志瑾   来源: 健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富人   美国妇女   职业妇女   妇女生活   洋房   亚洲研究   丈夫   长岛   舒适方便   妇女研究  
描述: 应美国东灵大学邀请,我作为妇女热线的代表于1996年10月前往美国参加纽约亚洲研究会议,并与美国的一些妇女研究中心及妇女组织进行了交流。 去美国前,我并不了解美国的妇女生活,从电视、电影里只看到她们有汽车、洋房,我只以为她们的生活很舒适方便。但到美国后,我才对美国妇女有了更深的了解。
上海妇女半月概况
作者: 王美娣   来源: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广平   上海妇女   中外妇女   中国妇女   女子大学   同胞姐妹   妇女生活   群众团体   中国军队   亚路  
描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8月13日又悍然进攻上海,企图征服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上海人民抗日热情极为高涨,先后成立了文化、妇女、职业、学生等界的救亡团体。由于中国军队西撤后,上海受日军包围,陷入"孤岛"。《上海妇女》杂志社是江苏省委妇女运动委员会领导下的一个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它于1938年4月20日创刊《上海妇女》半月刊,共出版四卷总40期,每月出版二期。编辑兼发行人蒋逸霄,参加编辑的还有姜平
异军突起的民主德国女性文学
作者: 张佑中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妇女命运   女作家创作   文学创作   妇女生活   婚姻   作品   家庭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是指女作家的文学创作,即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妇女生活和感受的作品,如婚姻的不幸、家庭的温情,子女的教育等等。不过,这个界定还不够确切,因为妇女问题不仅仅是妇女自身的问题,而是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完全撇开男性作家对妇女形象的塑造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只把女性作家创作的反映妇女问题的
独特的女性视角丰富的民间艺术
作者: 李心峰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艺术家   女性艺术家   女性视角   艺术人   中国妇女   物质文化遗产   妇女生活   女性学   艺术创作   性别意识  
描述: 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引起国人持续不断的关注和喜爱,相关保护与研究成果纷纷涌现。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魏国英、祖嘉合主编的《我的民间艺术世界———八十位女性的人生述说》,就是我最近读到的一部具有独特视角、展示中国女性摇曳多姿的民间艺术世界的好书。该书给人们带来浓厚阅读期待的独特视角,便是女性的视角,或叫女性学的视角。“因为要对以往民间艺术研究中被遗忘的角落给以关注,对被遮敝的群体给以再现,对被淹没的声音给以放大”(《前言》),该书刻意强调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取向。本书的这种女性视角,主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