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花儿该如何美丽绽放:《白鹿原》中两位女主角形象浅析
作者: 陶虹飞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田小娥   白灵   悲剧女性   女性解放  
描述: 《白鹿原》是一部“民族的秘史”,在塑造众多男性形象的同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悲剧女性形象。其中最具典型性最有叛逆精神和最值悲剧价值的形象当属田小娥和白灵。田小娥不甘屈辱的境地,大胆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得罪传统礼教,惨死在公公的手下,聪明勇敢的年轻新知识女性白灵追求独立、民主,却惨死在革命内部肃反运动中。在当时男权意识浓重的时代下,她们的命运是不幸的,其悲剧命运揭示了中国传统桎梏给妇女带来的戕害,女性解放任重道远,发人深思。
不同文本 不同声音——20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20世纪 40年代 ,男、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是两种文本、两种声音。同是女性对个人的坚执 ,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 ,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 ,对自由的尊重 ;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 ,男作家看来是淫荡 ,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 ,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男作家看来 ,如此 ,女性解放走上了反面 ,女作家看来 ,如此仍不够 ,仍不足以撼动男性中心世界的根基 ;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 ,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走不出“心狱”困惑的当代女性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精神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走不出“心狱”困惑的当代女性
二十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形象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剑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由于观察角度和性格及描写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如同是女性的坚执,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男作家看来是淫荡,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等。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了解这些,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末路狂花》:死亡作为一种表达
作者: 李渝凤   王惠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塞尔玛   露易丝   女性解放   疯狂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末路狂花》这个电影文本,剖析其中所再现的与男性中心的叙事话语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片中引人关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引发对片中所展示的女性的声音、女性的情感、女性的追求以及女性的命运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曹禺作品中女性解放道路之探索
作者: 欧阳霞   李广   来源: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男人”   社会学   作品   女性解放   曹禺  
描述: 曹禺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他的创作激情和思想光芒 ,大都是从女性的不幸遭遇升腾起来的。妇女和两性是曹禺认识社会、透视历史的特殊审美视野。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 ,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 ,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玩偶”的误读:从娜拉出走到裘山山笔下女性的多元化选择
作者: 丁丽蓉   张广林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裘山山   娜拉   《玩偶之家》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娜拉身后那一声"砰"的关门声,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被看做是妇女们的"独立宣言"。1918年《新青年》刊登了胡适等翻译的《玩偶之家》,从此开始了中国的"娜拉"们关于"出走"的探索。娜拉身后大门关闭的震响,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出走——从家庭的逃离,更重要的是一种选择——自主的选择,即从外面将一扇门关闭,表明一种决绝的放弃,这是娜拉在清醒的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出走与回归,是不同的生存选择,任何选择都必然是不完美的。但是,有条件并且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才是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彻底的解放。
清末女诗人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女性形象初探
作者: 魏鹏展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自华   女性意识   南社女诗人   女性解放   秋瑾   徐蕴华  
描述: 清末西学东进,女性意识开始在中国社会越来越强烈。传统女性开始冲出闺房,走上革命,突破传统女性固有的角色定形。南社女诗人徐自华与徐蕴华都出生于大家庭,一方面接受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有传统妇人的的一些特点,相夫教子,事事以家庭为重;又有传统读书人高尚的志趣和品格;另一方面秋瑾不保守,不服从的倔强个性也影响了她们性格的转变。笔者尝试探讨两位清末南社著名女诗人在作品中呈现的形象,也从她们生平事迹,探究新时代女性的性格特征。
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塑造之比较
作者: 张亚男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鲁迅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鲁迅和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鲁迅以犀利闻名,作品中的女性懦弱、卑微、朴素,有着质朴的性格;张爱玲以细腻见长,作品中的女性曼妙、聪慧、刚强,有着倔强的性格。通过作品阐释,文风和文学性格很不相同的两位文人在作品中塑造的亟待改造和改造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可见一斑,而且有利于我们深入探索两位文学巨匠塑造女性形象的异同及其成因。
女人的围城——试析《围城》中几个女性形象个性的文化成因
作者: 黄彩萍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引诱   男性主体文化   西方文化   自我   女性解放   服从  
描述: 本文通过对《围城》几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指出女性悲剧及隐藏在其后的文化底蕴,试图对妇女自身的发展作一点思考。
< 1 2 3 ... 10 11 12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