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简·爱》女性意识的审视与重构
作者: 朱俊伟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解放   简爱  
描述: 《简.爱》被称作英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真实的女性体验,深刻的笔触塑造了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抗争精神的女性新形象———简爱。通过这个形象,作者表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宣扬了在爱情、婚姻上两性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女性通过自我奋斗而争取独立自主和维护人格尊严的理想,表现了对女性解放的关注和思考。
对女性情爱问题的经典性论说——马克思、恩格斯女性情爱观新探
作者: 庄春梅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女性解放   女性情爱观  
描述: 女性情爱问题,是关涉到女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性情爱问题所提出的根本观点体现出他们对女性的自身主体权利和精神价值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情爱观对于现今的女性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代女性书写与现代绘画色彩美学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自我   感觉方式   女性解放   色彩美学  
描述: 在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中 ,色彩景观已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但这在文学批评中却少有评介。本文作者从色彩语言与现代绘画美学的比较中 ,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女性书写中的色彩美学的形成是女性对属己独特感觉方式的自我确认 ,是女性解放自身并建构自我的审美方式
传统与现代视野中的身体想象与女性解放:论鲁迅与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薛熹祯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想象   思想教育   鲁迅   女性解放   张恨水  
描述: 20世纪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了实现富国自强,女性作为一股长期被忽视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少"五四"女青年完成了由贤妻良母到新女性的转换,从幕后走上社会大舞台,以实现救亡图存的理想。鲁迅以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开启了中国人对新的身体存在形式的构想。张恨水则写了一系列女性积极谋生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女性"出走"以后怎么办的解答。可以说,鲁迅是客观、清醒地思考女性命运的,但由于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的男性视角,而无法真正进入女性的内心世界;张恨水则填补了鲁迅留下来的空白,他从女性立场去书写女性内在的精神创伤
广告女性形象塑造与女性消费诉求
作者: 赵科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诉求   消费   女性解放   话语权   女性  
描述: 在百年近代广告史中,女性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广告中,讲述着这种商品如何的解除她们的烦恼,实现她们的喜好,改变她们的价值观等等,但是这些广告女郎所讲述的故事是不是就那个年代女性的心声?在百年广告的历史中我们更多看到的却是广告与当时的女性消费者的期待需求或愿望背道而驰,那么是什么人打造了这些广告女郎?是什么人制造了女人的梦想?
《结婚十年》与《一个人的战争》女性形象之分析
作者: 邢滨华   来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争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性成长   结婚十年  
描述: 以苏青《结婚十年》、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追溯女性成长历史,结合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观念,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意蕴,试图解读我国女性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历程。
花开花落:论中国现代女性解放叙事的社会想象
作者: 宋剑华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思想启蒙   社会想象   臣服与皈依   女性解放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叙事.从其一开始便“听将令”而盲从于男权话语的思想启蒙:它先是追求婚恋自由,接下来主张职业女性,再后来又倡导革命女性。新女性形象几乎完全是按照男权意志的主观想象,去随意调整自己必须去承担的社会角色,最终都只是以消泯自身性别的“解放”要求,去无条件地臣服于男权话语的政治诉求。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叙事,虽然反映了女性解放的心灵呐喊,同时也揭示了她们自觉皈依的思想矛盾,这种奇特现象无疑寓意着众多耐人寻味的复杂因素。
抗日战争背景下中国电影女明星的形象建构——以黎莉莉为例
作者: 张书端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育皇后》   抗日战争   黎莉莉   女性解放   民族国家  
描述: 从1932年开始,黎莉莉在银幕上塑造了一批健康活泼,擅长体育运动的女性形象,因而获得“体育皇后”的称号,并且,在银幕外的公众生活中,她也经常以体育明星的身份出现,这同20年代中国电影中柔弱多病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黎莉莉的“体育皇后”形象适应了抗日战争背景下民族国家建构的需要,此时,女明星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被国家征召的对象。如果从性别角度来解读,这一时期盛行的健康女性形象是女性解放的一次契机,只不过其中依然残留着一些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
女性解放的另类追求——莎菲式欲望世界解析
作者: 褚连波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独立   两性关系   莎菲式   欲望世界   女性解放  
描述: 女性解放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革命和家庭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诸多现代作家探讨的重要话题。身为女性作家的丁玲,在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有着与周围环境无法融合的另类性格与行为,其中的莎菲则最具代表性。莎菲对自由独立的自我与个性追求、对两性关系的矛盾的心理认知,无不带有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同时又有着超越时代的复杂样貌。研究以莎菲为代表的女性的性格特征及其欲望世界,可以为我们进一步解读女性心理提供借鉴。
女性解放的先驱:安娜与繁漪之形象比较
作者: 吴双艳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婚姻   女性解放   家庭   社会现实  
描述: 安娜与繁漪是世界文坛上两位杰出的女性形象。她们敢于打破腐朽的婚姻家庭制度,不断同传统观念作斗争,用自己的行动为世界妇女作出了榜样,不愧为女性解放的先驱。但她们的命运缺失悲惨的,为追求幸福献上了宝贵的生命和人生,这符合现代文学悲剧的重要机制,对现代女性争取个性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 2 3 ... 9 10 11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