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特征】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
-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阶级斗争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女性气质
女性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
女性主义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荣维毅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娃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的《第二性》影响着一战以来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运动,被称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波娃关于妇女问题的理论探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也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就西蒙·...
-
体育运动对妇女性特征的影响
-
作者:
李珍妮
来源:
广州体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运动员
月经周期
体育运动
洛杉矶奥运会
剧烈运动
有关因素
赛跑运动员
女性特征
游泳运动员
月经初潮年龄
-
描述:
妇女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其体能和才智的天地日益拓展。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正式竞赛项目已达59项,比二十年前的东京奥运会增加近一倍。原来被列为妇女运动“禁区”的诸如马拉松、足球、举重等项目早已获突破,且参加人数之众、运动成绩提高之迅速令人注目。随着妇女参加群众性体育运动和介入激烈的体力竞争行列的日趋普及,与之相应地,由运动直接引起的或与运动有关因素诱发的女子性生理特征的改变或异常也日渐增
-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
-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阶级斗争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女性气质
女性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
女性主义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荣维毅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娃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的《第二性》影响着一战以来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运动,被称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波娃关于妇女问题的理论探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也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就西蒙·...
-
面向二十一世纪妇女发展的文化背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发展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文明进步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男性中心文化
妇女发展
女性特征
妇女权益
依法治国
-
描述: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妇女运动来说是风起云涌、硕果累累的世纪。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制定,到《妇女发展纲要》的出台,妇女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妇女在政治、经济、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地位逐步提高,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站在世纪的交叉点上...
-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
作者:
严启刚
杨海燕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双性同体”
中国文学
新时期
性别诗学
文学女性
女性特征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
超性别写作:主动承担与文本实践
-
作者:
夏海微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性别写作
女性世界
陈染
《与往事干杯》
文本
超性别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超性别写作:主动承担与文本实践
-
反思:比较的深意——两个《玩偶之家》的比较
-
作者:
成慧芳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偶之家》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者
“女性意识”
女子写作
女权主义批评
萨洛特
女性特征
易卜生
-
描述:
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在检阅女权运动的成果时曾断言:“不论如何,现在不能随便把妇女赶进‘玩偶之家’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妇女将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远远地摆脱家务而扩大自己的生活。总之,将来会少一点尿布,多一些但丁。”这段鼓舞人心话语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影响是何等深远,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女权主义者热衷的话题。其二,作为女权运动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妇女必将走出“尿布”,走进艺术和文学。 其实,“女子写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芙、
-
时代的女性文学
-
作者:
顾亚维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抗抗
女性美
爱情理想
王安忆
张洁
乔雪竹
女性特征
知识女性
张辛欣
许穆
-
描述:
已有的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研究文字,重于探讨“女性文学”相对于男性文学的特色。然而,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却是由于这个特定的时代所造成。所以,在对该文学的“女性特征”作共时性描述的同时,进一步对此文学的“女性化了的时代特征”作历时性的阐述,将有利于凸现这一文学的内质。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对女性的限制,在几千年封建制的中国古代,女作家寥若寒星。作为群体的女作家,是在时代大变革的“五四”时期才出现的。因此,女性文学家大凡是这两种类型:一是闺秀型;如古代的许穆
-
女权主义与文学批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研究
女权批评
女性视点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
描述:
乐黛云(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我觉得女性文学在中国发展前景很广阔,在这个领域里,恐怕有很多人对女性的认识还停留在男人能做到的,我们女人也能做到这样一种认同于男性文化的阶段。记得我曾陪一个外国作家去访问两位女作家,当我们问到她们在写作时是否考虑到女性特征时,她们说:“没有,我们
-
记忆边缘的绝望与呓语:论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兼评林白与陈染
-
作者:
陈林侠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性化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写作
个人化
文本
零散化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幼女
-
描述:
西方式的“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的缺席,致使女性从来也没有在政治层面上集合起来,没有以鲜明的集体面目在现实社会里出场。当女性文学书写者在脱离宏大叙事的背景下,面对孤单的女性个体时,梳理钩沉女性的现实生存状态,理论的假想虚拟性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