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1 条
-
娜拉:何处是归程——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流变(续)
-
作者:
徐珊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小说
同性爱
女主人公
女性经验
新时期
女性意识
《与往事干杯》
发展流变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三、娜拉是谁对于许多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来说,“女性”的概念本身就十分成问题。对“女性”的界定往往笼罩在无所不在的男性话语的渗透之下,“在每一个定义中都显露出局限的,相对立的另一者,过分地依赖男性优势。但“女性”对女性主义者十分关键。因为“女性”的概念...
-
从女性主义文论看《花间》词之特质
-
作者:
叶嘉莹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作者
文学作品
女性语言
女性意识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花间集
男性
文学理论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原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运动而兴起的.带有妇女意识之觉醒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一般人往往将之溯源于一九四九年西蒙·德·波瓦之《第二性》一书之刊行。在此书中,波瓦曾就其存在主义伦理学的观点,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女性是男性眼中的“他者”,是“被男性所观看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女性遂由“人”的地位
-
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
-
作者:
郭培筠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导演
女性导演
新时期
女性意识
主流意识形态
女性命运
影片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郭培筠毫无疑问,我国新时期以来所涌现出的令人瞩目的女性导演阵容,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世界影坛的一大奇观。全国八大影厂现拥有女导演50余人,其中数十人已具有不同程度的世界知名度,如黄蜀芹、张暖忻、...
-
广告与女性意识
-
作者:
卜卫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现象
女性独立人格
男权文化
性模式
大众媒介
女性意识
广告制作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广告与女性意识卜卫Ifyouviewtheadsinthelightofgenderconsciousness,youwilfindalotofrolestereotypesinthem.Thesestereotypesroughlyfalinto...
-
关注独立的人格价值 关注独特的生命体验 ——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女导演作品研讨会摘要
-
作者:
钱晓茹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生命体验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国际电影节
价值取向
作品
女性形象
人格价值
-
描述:
1997年10月24日—11月2日,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举行。本刊特辟专辑纪念。中国女导演作品在本次电影节上被重新提起,与会者就导演的人格对作品的影响,生命经验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当代女性形象的价值取向,东西方女导演作品题材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别与作品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本专辑首篇提供了这次会议的发言摘要。罗伯特·查道夫以一个成功的美国独立制片人的身份在电影节专题研讨会上介绍了他的制片经验,同时介绍了当代美国独立制片人的情况,为中国的独立制作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独立制片:很难,但并
-
女性意识的消亡与商业意识的凸现:对当前部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
作者:
郭如欣
来源:
山东视听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时代
本质特征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社会性别分析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电视剧创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审视大众文化时代的电视剧创作时,不能忽略社会性别分析,相反十分需要用社会性别的评判眼光来观察某些被人们认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并找出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根源。大众文化在性别观念上的表现要在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上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了解其表现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出大众文化对传统性别成见的改头换面的继承与再造,消除其以隐
-
对社会新闻中女性报道的分析和思考
-
作者:
安克娴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新闻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性主义视角
商业利益
大众传媒
女性报道
女性形象
新闻工作者
家庭暴力
-
描述:
对社会新闻中女性报道的分析和思考
-
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汤爽
来源:
现代营销(学苑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中国文化
大众文化
女性意识
电影创作
女性气质
张艺谋电影
女性形象
电影导演
女性文化
-
描述: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张艺谋和他的电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张艺谋电影的成功基于多种原因,而电影中有明显的女性意识,是成就张艺谋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
-
京剧电视剧的"她世纪":有感于"梅兰芳金奖"得主郭跃进和她的"飞天奖"《佘赛花》
-
作者:
戴谨忆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京剧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杨家将
跃进
梅兰芳
女性形象
电视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杨家将"中佘赛花(佘老太君)故事最早产生于民间,主要有评书、小说和戏曲等几种表现方式,内容大多是佘赛花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事迹.在封建社会中,杨家将题材的忠孝观念符合了家国臣君的道德规范,因此受到上层统治者的大力宣扬,尤体现为慈禧钦定的清代宫廷戏<昭代萧韶>(北宋杨家将故事).
-
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
作者:
程佳莹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作品
陈染小说
中心价值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叙事方式
西方女性主义
自身价值
哲学思考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催生下,文学领域逐渐开始对抗男性中心价值,女性文学创作兴起。进入90年代后,在题材和叙事方式上开启了一个拥有女性纯粹话语的时代,更深层面地反映女性“失去牢笼”后追问自身存在,寻求自身价值的内在焦虑。或许是因为陈染“用心灵辩别方向,而不是用眼睛”(《空的窗》)以直视自我,直视女性,背对社会和男性的姿态,使她的小说可以看作一个女性意识的典型文本。读完陈染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她的心理与哲学思考所呈现的浓厚的女性意识,揭示女性隐秘而遥远的内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