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79 条
-
微访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文专业
杜拉斯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玛格丽特
高中生
访谈
风信子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访谈对象:浅瑶(中文专业大二学生),三日雨(老师),风信子(高中生,文学爱好者),妞灵(诗人)·你读到的第一本女性文学作品是什么?浅瑶: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我那时候在读高中,特别喜欢她,还有昆德拉。三日雨: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女性文学作品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妞灵: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你心目中的女性文学是什么样子的?风信子:其实我对这个概念并不太清楚。我觉得女性作家写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女性文学。
-
“她写作”的未来
-
作者:
成吉思汗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现在
先锋作家
女作家
女性本体
女性意识
文坛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独特魅力
作家群
-
描述:
女性文学从古至今一步步走来,一直不曾停下脚步。随着"女性世纪"的到来,女性文学以其独特魅力,铺天盖地地走到大众面前,以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傲然屹立在文坛之中。翻读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杂志,你不难发现当今的女作家群是那么的壮观,先锋作家、美女作家的美名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一时之间,文坛晃动的净是女性面孔,女性文学更是风光无限。
-
东北女性作家写作的本土化倾向
-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东北
新世纪
民族文化精神
文学形象
女性写作
写作资源
本土化
迟子建
写作者
-
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本土化"话语进一步彰显,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女性文学在构建本土化文学图景、塑造中国文学形象方面所做出的探索。进入新世纪的女性写作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审美向度,即重回本土,在中国经验和民族记忆中寻求写作资源,无论是林白从"个人"到"万物"的转变,还是铁凝对传统伦理的温情质询;无论是张洁由
-
尴尬:中国女性文学的境地
-
作者:
刘芝璐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男人和女人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尴尬:中国女性文学的境地
-
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
-
作者:
吴颜岭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权运动
发展历程
女性文本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中国当代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纵观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发展历程,并且考察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我们就不难发现,即使是早期的妇女解放,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中国当代女性写作没有女权运动做背景,特别是像英美的女性主义文学那样有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它从属于民族的、国家的解放。英美批评关注文学的社会与文化语境,它是一
-
柔丽中的血性——近年中国女性文学观感
-
作者:
盛英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际关系
女作家
宗教情怀
中国女性文学
个人化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视角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一路走到今天,由于女作家将性别意识、视角,同国族的、社会历史的、人文文化的、乃至宗教情怀的意识、视角“整合”在一起,致使女性文学总体格局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多元化发展的情势日趋繁荣和理性,创作题材与主题更其宽广和深刻,而女作家队伍的代际关系也愈发协调和熔融。其实,中国女作家大多不愿拘泥于一个“女“字,只是,当她们女性主体意识真正地被唤醒之后,果然将女性自身独特的思维、经验、心境、感悟、感觉、才智等等,由潜伏状态急速地迸发出来了,从而形成了女性文学尤为绚烂夺目的景观,让整个文坛和广大读者都为之
-
从性别视角看中国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悖论
-
作者:
郭海鹰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异性恋
现当代女作家
男权中心主义
书写
性别视角
女性写作
女同性恋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总被认为是女性颠覆异性恋霸权、反抗男权中心主义的一种方式。而在进行文学创作和阅读时,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视角。由于性别视角的长期缺失,存在于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内涵往往成为盲区。因此,本文拟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选取中国现
-
1990年代的女性个人化写作
-
作者:
王挺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文学
文学景观
题材范围
女性写作
文学的本质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精神产品
-
描述: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景观中,女性写作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杨匡汉在《多种途径和选择的可能性》一文中将女性文学的潮流列为1990年代文学的十大景观之一。在他看来,1990年代女性写作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在于突破了狭隘的题材范围,在许多不同领域里都有所建树。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写作范围的广度并不能决定文学的本质价值,精神高度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讲,1990年代女性写作尽管填补了题材的某种空白,但并未真正达到女性主义对女性观照的高度。因此,当文学批评者一再以女性主义理论与术语
-
不曾遁走的“遁走曲”与不可辜负的旧梦——兼评《遁走曲》与《浮生旧梦说连环》
-
作者:
叶李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乡土世界
小说叙事
女性主义批评
写作姿态
散文写作
女性写作
性别身份
耕云记
严歌苓
-
描述:
这个小辑是"湖北女作家研究"专栏的继续,本辑评论的对象朱朝敏、蔡小容都是创作有年,成绩不俗,在省内外崭露头角的女作家。在女性主义批评流行乃至泛滥之后,一提起女作家或者女作家的作品,在走近并走进她们的心灵世界与文学世界之前,女性文学、女性写作立场、性别身份、性别话语等等诸条大道似乎早已预先铺设在那里,从读者通向写作者、从阅读通向评论——仿佛无需经历任何崎岖阻碍、探问摸索、山重水复而至柳暗花明,对于心灵地图的描绘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作者:
申霞艳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新世纪
女作家
全球化
现代性
女性写作
失语症
女性文学
迟子建
小说
-
描述:
在20世纪以前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是星星点点地冒出几位女性的名字。女性一直是任由男性话语打扮的小姑娘,她们没能言说自己的忧伤、疼痛以及愿望,甚至她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名字,就是
<
1
2
3
...
25
26
27
...
36
37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