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沉默的女性、自然和少数族裔: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喜福会》解读
作者: 云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福会   少数族裔   谭恩美   母亲   解读   婚姻   生态女权主义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生态批评  
描述: 谭恩美的名作《喜福会》自1989年出版后好评如潮,当年就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排名9个月,共销出27万5千多册,先后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小说描写了四位性格、命运迥异的中国女性在动荡岁月里遭受封建社会压制产生的婚姻悲剧,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
油画的语言标示和精神底蕴:记画家戴平均的丝绸语言和人文关怀
作者: 安子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绸   精神世界   绘画语言   艺术家   女性角色   人文关怀   当代女性   中国油画   平均   女性人物  
描述: 法国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蒙·柯尼亚,曾这样给"现实主义"定义:"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创造着自己特别的‘现实’——外部的和内部的现实,用独立的、自己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一种旨在表现现实,另一种旨在通过比喻和抽象化给予暗示。"当戴平均的女性宫廷人物开始深入人心的时候,他毅然告别了这个题材,从丝绸这一柔和而悸动的介质重新出发,开始了他的"丝绸系列",把一个极具东方魅力的神秘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丝绸,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戴平均利用其出众的质地和飘逸的美感,表现了女性的至柔至美。将丝绸作为一种油画语言,本身就意
论赵玫历史叙事中的性别意识
作者: 卢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女性经验   欲望   赵玫   身体   武则天   女性历史   性别意识   工具化   女性人物  
描述: 以性别视角观之,在文学史上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女性处于集体缺席的“失语”状态。19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尤其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渗入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部分女作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由性别意识作为基本支撑的历史叙述,即所谓“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刘思谦语),在这之中,女作家赵玫的历史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从1993年到2000年,以善于写女人著称的赵玫把视角深入盛唐宫廷,先后出版了《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①等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开放的唐王朝,进入女性内心,以细
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怪   女性作家   张爱玲小说   儒家女性   性别政治   父权体制   亚文化群体   女性焦虑   女性身体   女性人物  
描述: 一 引论:张爱玲小说与女性亚文化群体 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作家如何能够忠于她的生活、历史、文化现实以及她自身的性别特质。在这方面,张爱玲很少加以伪装或反串。此种忠于自身(女性)经验的书写模式,让张爱玲得以忠于自己的性别/经验而写作。不论是在女性压抑、焦虑或内囿问题上,我们都可以在张爱玲小说中挖掘到各种有关女性的沉默、匮乏、分裂、甚至疯狂的意涵和潜在文本。 大体上,张爱玲书写女性人物的成功之处,乃在于她写出了女性角色的内囿特质,以及她们在性别政治中所面临的复杂状况;并在这基础上揭示出这些女
《觉醒》中三种不同的反父权制策
作者: 王烈琴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觉醒   丈夫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人物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经典作家,其小说《觉醒》也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据EmilyToth对凯特·肖邦的传记记载,肖邦于1850年2月8日出生于美国的圣·路伊斯州,家中排行第三。五岁那年,其父亲遭遇车祸身亡,从那以后,肖邦就和全部守寡的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一起生活。
《双寺记》小议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厦门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者   小议   民间故事   文化感   作品   家族史   民国社会   禅学   女性人物   积累  
描述: 赤马人的《双寺记》(厦门大学出版社)共分四部,第一部是明朝建文帝遁世前因后果之传说,第二、三部可视为同一部,写朱家沦为平民后的子孙三代加上溯下衍的家族,在清、民国社会大变革中变化与命运,折射出苏商的兴衰,说的是家族史,也是那个时代的浮世绘:开阜、留洋、都市化、民族工商业,市井生活。第四部是朱家子孙在解放后的故事,土改、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时间长度,事情人物,很是庞杂。作者说此作是自己对江南故乡苦恋之作,的确可以从中看出,因为他积累了太多的苏南一带的历史传说
谜一样的女人
作者: 四维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大陆   名字   玛格丽特   女王   丹麦   挪威   公元   拉夫   瑞典人   女性人物  
描述: 玛格丽特,是一个很销魂的名字。一提到这个名字,人们的脑子里第一印象往往是鸡尾酒,也许还会有人想到著名小说《茶花女》的女主角,但在欧洲公元十三世纪左右,这个名字,代表的就是北欧,这个名字,是那冰天雪地的斯堪的纳维亚岛上的中心,这个名字,是当时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国家共同的王。玛格丽特
从不易觉察处入手:读储福金的一些想法
作者: 吴秉杰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特征   小说人物   知青作家   小说创作   女青年   知青文学   故事   人生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一、福金也属于知青作家。很少有人提及或强调这一点,但从作家的出身、经历、小说人物、题材与精神特征看,它的知青背景是显而易见的。只是福金打破了当时知青文学的定势,这点又和福金以后小说创作不合潮流见合。他写的是回乡知青和故乡的一些男女青年当年与随后的一些人生故事,淡淡忧愁、茫茫头绪,哀婉又归
电影《阿凡达》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 黄冬娇   李存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互依存   父权制   电影   男权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人与人   潘多拉   影片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描述: 电影《阿凡达》获得了82届奥斯卡的3项大奖,即最佳视觉效果、艺术指导和摄影。《阿凡达》高超3D拍摄技术和CG绘图以及影片中的奇幻景观和离奇故事都给影评家和观众带来了震撼,从而引发了电影热。《阿凡达》达到了科幻作品的至高境界,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阿凡达》这部影片所包含的思想主题。当今不仅是
不同时代的魅力女人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晚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时代   身份   八十年代   作家   燕子   中国   林徽因   妻子   女性人物  
描述: 一种温婉似水的美;她们或意气风发,恣意天下,有一种纵情洒脱的美……她们不断刷新我们对于女性的印象,不断刷新我们对女性美的标准。 宋庆龄:1949年10月1日,她是唯一一位在开国大典显著位置出现的女性,她
< 1 2 3 ... 42 43 44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