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中学生百科】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灯光
-
作者:
保罗·德尔沃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变换
保罗
灯光
时空
创作取向
女性形象
超现实主义
潜意识
比利时
-
描述:
保罗·德尔沃(1897—1994),比利时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以其梦幻的笔触,光影的变换,时空的交错,刻画了空寂的街道、清冷的夜晚、修长的女子,其风格是多变,内容丰富。女性形象在德尔沃的画作之中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表现。有衣着华丽的少妇、有清新淡雅的少女,但更多的还是修长白净、楚楚动人的裸女。大大的眼睛,倦怠忧郁的眼神……
-
自由一瞬,珍贵如金
-
作者:
尔东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萧军
许鞍华
王志文
爱恨情仇
卧床期
萧红
《黄金时代》
李樯
呼兰
-
描述: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与光影的冲击。电影《黄金时代》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大的时代背景,给我们描述了女作家萧红的一生,她这一生的爱恨情仇和属于她的黄金时代。而导演许鞍华用一贯擅长的女性视角在淡淡叙述着她这一生的转折,穿插着友人对萧红的点滴回忆,一个活在文字背后的女性形象也变得生动起来,或许这是许鞍华理解下的萧
-
格威德(1861-1922)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格威德是英国艺术史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其艺术理想以古希腊为基础,创作灵感主要源于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塑。他擅长描绘着古典服装、依靠在人理石上的女性形象,但其创作
-
忧郁青春的缅怀:郁达夫《沉沦》中的日本形象
-
作者:
段水红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日本女子
他者
忧郁
日本民族
异国形象
日本女性
世纪初
女性形象
郁达夫
-
描述:
上世纪初,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一向自闭的中国人不得不开始关注迥异于自我的他者,对外国、外国人的体验构成中国人全新的经验与情感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充满
-
谜一样的女人
-
作者:
四维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大陆
名字
玛格丽特
女王
丹麦
挪威
公元
拉夫
瑞典人
女性人物
-
描述:
玛格丽特,是一个很销魂的名字。一提到这个名字,人们的脑子里第一印象往往是鸡尾酒,也许还会有人想到著名小说《茶花女》的女主角,但在欧洲公元十三世纪左右,这个名字,代表的就是北欧,这个名字,是那冰天雪地的斯堪的纳维亚岛上的中心,这个名字,是当时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国家共同的王。玛格丽特
-
鹭岛岁月长
-
作者:
陆俊文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概念作文
学校
复旦
中文系
教授
北师大
研究方向
鲁迅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
描述:
刚念大一的时候学校给我们开了一门课,每个星期都让系里的一位教授给我们介绍他们的学术研究方向。做生态文学研究的王诺教授一开场的话就惊讶到我了。他说读中文系就应该"浪",放浪不羁,念文学的人如果没有一点特立独行的姿态还叫作文学系吗?我已经记不得他整堂课下来都说了些什么,唯独记下了这句话,并且常常在我耳边回响。念高中的时候,厦大中文系并不是我的首选,我一直以来想去的是复旦的中文系。高三那年因为去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拿了一等奖,获得自招名额,从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开一直面试到厦大。研究女性文学的林丹娅教授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