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560 条
-
样板戏: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遮蔽
-
作者:
陈吉德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样板戏
拯救者
女性意识
革命意识
民族解放
阶级意识
爱情
革命斗争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样板戏在中国戏剧接受史上可谓是一个奇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至七十年代中叶的整整十年间,样板戏成了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询唤”的理想化工具。如今,样板戏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积淀贮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女权主义理论审视样板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就会发现这些女性形象都成了图解革命概念、图解阶级概
-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蔡晓东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作品
祥林嫂
中国妇女
情感的力量
《伤逝》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五四”启蒙
女性人物
《野草》
-
描述:
鲁迅的散文诗哲理性强,杂文充满战斗性。小说剖析国民性。散文写人记事都渗透着深刻的理性思维。这与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分不开的。他从童年时代懂事起,家庭就陷入困顿,遭到旁人的冷眼。青年时更负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异国他乡目睹同胞的麻木。这些丰富的生活体验深深地刺激了他,让他少了许多创造的激情和冲动,更多地关注现实。他的故乡——绍兴位于浙东,历史上有戴震,黄宗羲这样的大思想家,先贤们的遗风遗韵也不能不影响鲁迅。当然,理性突出只是鲁迅作品的一面。他在哲理性较强的散文诗集《野草》的《题辞》中写道:“地火在
-
论潮剧《葫芦庙》和《东吴郡主》的女性塑造——兼谈编剧范莎侠的审美取向
-
作者:
庄园
来源:
剧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名著
东吴
孙权
贾雨村
潮剧
红楼梦
刘备
审美取向
葫芦
女性人物
-
描述:
对“范莎侠”这个名字留下印象,是因为看了潮剧《葫芦庙》。前不久,偶然在一份学术刊物上又看到有评论写及潮剧剧作《东吴郡主》,“范莎侠”的名字再一次映入眼帘。范莎侠以剧作《葫芦庙》获2000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东吴郡主》获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50多年来,潮剧共有7个大戏登上《剧本》,范莎侠独占2个,且荣获两次曹禺剧本奖,至少在广东戏剧界算得上是翘楚了。范莎侠擅长塑造鲜明的女性形象。她的作品主题大气,虽然也有儿女情
-
美国新女性的呼声──评肖邦夫人及其作品
-
作者:
陈淑媛
欧阳丽娜
来源: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邦
女主人公
《觉醒》
包法利夫人
《一小时故事》
克里奥尔人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已婚女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美国新女性的呼声──评肖邦夫人及其作品陈淑媛,欧阳丽娜肖邦夫人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及短篇故事作家.她出生于圣·路易斯,成长在法国后的环境之中。童年时期,父母教育她要勇敢、大胆地面对生活,要善于观察人而不妄加评论.从小时候起,她就如饥似渴地读书,对有关妇女...
-
“疯女人”:女性作家的主体确认焦虑
-
作者:
任天华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曹七巧
疯女人
女性作家
张爱玲
焦虑
中国文学史
女性文本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疯女人”是19~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典型特征。无论是《简爱》中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还是托尼·莫里森笔下的“疯女人”秀拉,她们的疯癫无一例外都是男权话语压抑女性的结果。“疯女人”意象也成为中外文学史上评论家们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批评家格巴和吉尔伯特的见解独树一帜。她们在对于西方19世纪女性作家的研究中指出,疯狂的女性人物通常具有女性本身的焦虑和疯狂的意涵。因此,疯女人的形象吸纳了女性作家的愤怒与不平,并在这恐惧不安的形象中为她们自己以及笔下的女性角色创造出“阴暗复本”。在这个意义
-
女性主义批评与莎士比亚研究
-
作者:
陈晓兰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士比亚研究
克里奥
社会秩序
父系文化
安东尼
女性主义批评
《哈姆莱特》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与莎士比亚研究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在“最具父权特征的莎士比亚的文本上大显身手,是不可避免的”。①诸种观点的对立与矛盾也是可预见的,然而对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阅读最终成了一种独立的批评却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始于六、七十年代的莎士比亚女性主义阅读,...
-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女性形象的政治化伦理论化及其原因
-
作者:
石麟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化
政治化
历史演义小说
政治斗争
政治工具
三国志通俗演义
伦理道德
伦理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可谓寥若晨星,然而,正如同书中那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一样,这些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却也带有浓厚的政治化、伦理化倾向。《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女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治斗争的工具,二是伦理思想的载体,三是出类拨萃的女中丈夫。当然,也有的女性,兼有上述两类或三类的
-
女性的趋近与迷失──储福金小说的创作个体心理寻绎
-
作者:
林舟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女性
个体心理
生命个体
男性人物
意识自我
男性小说
女性形象
上海文学
男性世界
女性人物
-
描述:
女性的趋近与迷失──储福金小说的创作个体心理寻绎●林舟对一个善于表现女性的男性小说家来说,他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作为男性个体的一份别具特色的心理说明,一面富于深度的人格透镜;因为在他创造女性形象的高度对象化过程中,其无意识自我中的女...
-
历史与非历史之间的选择:戏曲历史剧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
作者:
乔宗玉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夏姬
历史人物
非历史
女性形象
历史剧
女性人物
西施
剧作者
戏曲
-
描述:
如果说,历史是由曾经发生在“过去”的所有事情构成,那么,戏剧化的“历史”则可被解释为独特的文体风格契机的一个序列。 近年来,我国戏曲剧坛如浪涌潮叠般出现大批历史剧。历史人物与非历史人物纷纷粉墨登场,一一亮相。 与《少帝福临》、《曹操与陈宫》、《司马相如》等剧中庄严而不失倜傥的帝王将相、才子骚客系列历史人物互为辉映的,是《西施归越》、《子血》、《爨碑残梦》等剧中柔弱似水、婀娜绰约的女性形象! 自古以来,女子的性与生育,一直是男人权力和冲
-
《红楼梦》、《女神》中的女性崇拜浅论
-
作者:
董竞成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学
《女神》
中国文学
女性崇拜
《浮士德》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打开中国文学史,崇拜女性,把女性尊奉到至尚至神的境地,当数曹雪芹的《红楼梦》和郭沫若的《女神》了。中国历史上素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主流文化传统,视女性为祸水、为贱类,因此,在文学创作中能一反传统之谬见,公开地、大张旗鼓地尊崇女性无疑当是惊世骇俗...
<
1
2
3
...
32
33
34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