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175 条
-
为什麽女性诗学?:评论转型视野下的当代女性诗学
-
作者:
杨宗翰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新诗评论
诗学
转型
-
描述:
为什麽女性诗学?:评论转型视野下的当代女性诗学
-
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
作者:
王思懿
韩国勇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种族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性别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和男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通过女性的特殊的视角和女性独特的叙事手法,重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
-
萧红:民族与女性之间的“大智勇者”?
-
作者:
吴晓佳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主体
民族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
-
描述:
萧红本人及其作品从198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兴起至今,一直被视为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一个高峰。由于她的作品皆诞生于20世纪的抗战时期,民族与性别(尤其是民族与妇女)的关系成为解读这些作品所绕不开的问题。而随着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本身的发展变化,即受到解民族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新思潮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也有所改变,妇女由民族的共谋者变成民族的受害者。但事实上,萧红笔下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与妇女的关系是远比这些解读复杂得多的,也因此,她的作品无论在国家正统文学史中还是在女性主义批评中都能被奉为经典。萧红对妇女与民
-
从术语的互文看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与突围
-
作者:
刘岩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术语
影响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批评主体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修正对于文学经典的定义,编写女性文学史,梳理女性的书写特质和文学传统。它在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时,大量借用男性批评话语及言说方式,导致批评文本的互文。本文列举的互文实例反映出女性主义焦虑于(男性)文学批评传统的影响,她们有意挪用批评术语的内涵,通过重新阐释理论的范畴挑战批评话语的原有秩序。这样的话语策略彰显出象征符号体系对于女性批评话语的制约作用,也同时铭刻着女性批评主体的确立过程。
-
从术语的互文看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与突围
-
作者:
刘岩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术语
影响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批评主体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修正对于文学经典的定义,编写女性文学史,梳理女性的书写特质和文学传统。它在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时,大量借用男性批评话语及言说方式,导致批评文本的互文。本文列举的互文实例反映出女性主义焦虑于(男性)文学批评传统的影响,她们有意挪用批评术语的内涵,通过重新阐释理论的范畴挑战批评话语的原有秩序。这样的话语策略彰显出象征符号体系对于女性批评话语的制约作用,也同时铭刻着女性批评主体的确立过程。
-
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李永花
王苹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顺应现实
自觉
取法自然
-
描述:
由于王安忆的“三恋系列”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张扬了女性性心理的情感方式和生命体验过程 ,且在她的诸多女性文本中存在着阴盛阳衰的两性关系模式 ,使她的女性文学创作不可避免地进入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解读范畴。但王安忆主观上并不认同女性主义。这是因为女性主义批评常有的两性二元对立的格局与王安忆“取法自然、顺应现实”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
《人生的枷锁》的女性主义解读——三个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蔡淑红
李健莉
高文宴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悲的“天使”
人生的枷锁
理想女性
毛姆
女性主义批评
女恶魔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2 0世纪文学论坛中颇具颠覆型的革命。它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文学史,文学现象以及经典作家和作品,揭示了文学领域中想来被忽略的层面。论文利用女性主义批评分析了毛姆«人生的枷锁»中几个与主人公菲力蒲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包括凯丽伯母、米尔锥以及萨拉。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女性的三种形象——可悲的“天使”、“女恶魔”和理想女性。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出分析,以至重新的阐释,发掘小说中毛姆含而不露女性观。
-
艾莲‧修娃特与女性文学传统:理论之演变
-
作者:
左乙萱
来源:
通识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莲‧修娃特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品
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
-
描述:
爱莲. {I多娃特丰富的着作依其理论轨迹,可分为女性文学传统和女性主义批评两大类。在早期的一篇文章(荒野中的女性主义批评) (1 981) 中修娃特提出,这两类主要轨迹和女性作品中的「生理、语言
-
艾莲•修娃特与女性文学传统:理论之演变
-
作者:
左乙萱
来源:
通识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莲‧修娃特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品
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
-
描述:
艾莲•修娃特与女性文学传统:理论之演变
-
解读西方男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军
高雪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美国作家
妇女形象
女性主义批评
解读
西方
女性形象
视角
男权主义
-
描述:
一、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溯源在西方传统文学创作中,多数女性形象是由男作家塑造和表现的,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作家赋予的,女性成为被描述的对象、审美的客体或男性某种情感的载体。女性形象在男性笔下形成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复杂、丑陋、刁钻、
<
1
2
3
...
7
8
9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