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547 条
-
从“他世界”到“她世界”:《边城》与《鬼魅丹青》之对比研究
-
作者:
张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自然空间
女作家
地理空间
建构世界
时空相关
女性形象
迟子建
翠翠
文化意蕴
-
描述:
。他的人物穿行于这个世界之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意蕴。"①作家沈从文在小说《边城》中,大量讲述了湘西苗族的生活习俗,甚至通过道听途说的苗家故事,复原了一个"文化湘西"。而身处北国的女作家迟子建,则以黑土文化为背景,创造了一个自己
-
性别与体认:茅盾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维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时代新女性
女作家
男性写作
茅盾
时代女性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文学叙述
文学文本
-
描述:
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别与文学的关系通过有性别的(主要是社会性别)作者功能这个媒介来实现。性别不同的男作家或女作家基于不同的性别经验和心理功能,一般来说会将他(她)的性别观念或性别无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投射文学文本中,在一定
-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女性写作
-
作者:
赵颖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女作家
跨文化
女性叙事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
世界华文文学
东南亚华文文学
北美地区
-
描述:
从世界华文文学的格局来看,北美地区由于有独特的作家群,是华文文学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地区的华文文学在在欧洲本土强势文化壁垒下,属于散兵作战,华文作家人数少而分散,长期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而东南亚地区由于和中国长期以来的亲缘关系的影响,是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力量最为庞大、稳定的区域。在全球化时代,华文作家在居住国和出生国之间比较自由地流动,国籍和地域对他们不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一大贡献就在于突破空间的跨文化事业。这种视野突出的是多元文化对创作者的交互作用,在跨文化的互动中更有效地理解他人的行
-
喧哗与骚动:论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历程
-
作者:
傅湘莉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
张爱玲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五四
-
描述:
引言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是被压抑被扭曲的一个群体。男性以他们政治、经济上的优势主宰着一切。女性作为被统治的弱势群体被排斥于文化的边缘。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仅仅从数量上看,屈指可数的女性作家就难以与阵容强大的男性作家相匹敌。漫长历史中,女性被束缚于家庭之中,必须尊崇父权和夫权,她们独特的艺术才能被压抑着,受到法律、礼教、风俗等各方面的束缚。在男性中心文化氛围中敢于突破藩篱,抒写女性性灵,表现女性真实情感的言行往往受到严厉的苛责与贬损。令人可喜的是女性并不总
-
古今两部长篇小说中女性的花语
-
作者:
李凤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女作家
牡丹
菊花
西府海棠
长篇小说
清代宫廷
女性形象
曹雪芹
夹竹桃
-
描述: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出自清代大作家曹雪芹之手,当下另一部同样反映清代宫廷斗争的网络长篇《后宫·甄嬛传》则出自80后女作家流潋紫。二者都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演绎了各自的命运、性格。女人如花,作者和读者有意无意地为她们赋予了名称各异的花名花语。
-
新世纪女性文学与超性别写作
-
作者:
吴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新世纪
女作家
后殖民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社会身份
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中国女作家是一个极度敏感的群体,尤其对时代造就的社会主流意识的变革有着很强的接受心理.从早期的"自由女性主义"对女性性别意识的唤醒,到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躯体写作",都凸现了女作家自我对
-
生存之艰 婚恋之惑:简·爱与白流苏人生之比较及其启示
-
作者:
陈诚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流苏
女主角
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
罗切斯特
简·爱
爱情与婚姻
女性形象
倾城之恋
-
描述: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发表于1847年的成名之作,女主角简·爱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女性形象;《倾城之恋》则是才华横溢的中国女作家张爱玲发表于1843的轰动之作,女主角白流苏成为了中国文学中令人深思的女性形象。这
-
对女性写作的一种梳理与审视
-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张爱玲
谢冰莹
人的觉醒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凌叔华
女性形象
-
描述:
莹、丁玲、张爱玲等女作家的写作。这个时期的女性写作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系列清新动人与男性写作不同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感动了整整一个世纪。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那个时代关注得更多的还是人的觉醒。因为那时被社会沉重压抑的人的觉醒问题还没解决,当然她们也不可能更多地关注到女性的觉醒,这一点与男性写作并无二致。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女性形象价值
-
作者:
刘书营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悲剧底蕴
女作家
王安忆
历史变迁
人到中年
王琦瑶
旧上海
长恨歌
女性
-
描述:
《长恨歌》是女作家王安忆的经典作品,它的魅力在于对生命悲剧底蕴的苍凉体悟,这种悲剧与苍凉与书中的主人公——王琦瑶无关,但通过王琦瑶表现出来,王琦瑶只是故事的载体,串起了作家对生命、人性、人生的理解
-
名著阅读导读示例(上)
-
作者:
岳书溶
来源:
今日中学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女作家
阅读感受
夏洛蒂·勃朗特
作者简介
罗切斯特
简·爱
女性形象
两个基本
积极进取
-
描述:
《简·爱》导读作品介绍:《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一、作者简介
<
1
2
3
...
7
8
9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