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作者: 韦萍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简·爱》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家庭教师   女权主义   罗切斯特   家里的天使   女性形象  
描述: 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一条自己的轨道——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崛起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心态小说   内心世界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地平线  
描述: 女性文学当然与女作家有关,也当然与写女性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女作家写的作品和所有写女性的作品都可以称作女性文学。美国伊丽莎白·詹威提了一个界定的标志,指出女性文学“所探讨的将是那些从妇女的内心世界
丁玲早期短篇小说风格浅探
作者: 张瑷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女作家   小资产阶级   丁玲   创作个性   早期作品   感伤主义   女性形象   郁达夫   五·四  
描述: 在一九二七至一九二九年短短的两年中,才华横溢的青年女作家丁玲,以她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十四篇小说震惊了当时的文坛。这些作品,尽管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手法上也有许多欠缺,但她
打开赵玫这本绚丽的书
作者: 刘晓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色的人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张艺谋   文化融合   赵玫   武则天   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赵玫(满族)拥有一个世界,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她的书便是她的世界里最宝贵的财富。
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角色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张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在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女作家一直在做着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是冯沅君式的对男人爱与庇护的寻求;要么是花木兰式的女扮男装.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话语表述方式使女性文学徒有其名而无实际特色.牺牲女性
生命原欲中女性自我形象的重铸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创作   原欲   女性自救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描述: 新时期女作家们的创作只有到了张洁的《方舟》,才开启了真正的女性性别意义上的创作起点,也标志着女性自我形象重铸的肇始。80年代的中后期文坛上,在女性文学的小说和诗歌等创作中,陌生的女欲体验和隐秘的情感
现代妇女意识的觉醒-康素爱萝和简·爱形象探美
作者: 陈慧君   来源: 枣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女主人公   女作家   现代妇女   阿尔贝   十九世纪   简·爱   夏洛蒂   爱情   女性形象  
描述: 十九世纪上半叶,在繁花似锦的西方文苑中,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女作家群的崛起。法国的乔治·桑和英国的夏洛蒂·勃郎特是其中的两个佼佼者。尽管她们之中一个是浪漫派的“母狮”,一个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但她们都以塑造具有现代妇女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严明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研究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视野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Both stressing different cultural features of literary criticism,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ve a revolutionary tendency to destroy the traditional theory system. Between the two critical methods, there is a kind of relations
漫谈女权主义批评
作者: 沈建青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性别歧视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父权意识   女权主义运动   第二性  
描述: 所谓女权主义批评,即意从女权主义角度对文学进行重新评判。它是近二、三十年欧美文坛上具有强大势力的文学批评流派。它以性别和权力为中心议题,以打破传统文化性别歧视的束缚、确立女性真实的自我形象、建构男女两性平等的文学史为目的,向二十世纪文学提供了全新的批评视角、广阔的文学视野和富有革命性的批评方法。 女权主义批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部女权主义的经典著作。一是法国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ior)的《第二性》(Le Deuxi~me Sexe,1949),二是美国贝蒂·弗里登(Betty
“五四”以来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衍变、发展略论
作者: 洪永春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理想爱情   发展略   女性题材   女性主体意识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作为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她们的发展水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自“五四”以来,尤其到了文革后的新时期,关于女性题材的小说日益受到广大女作家
< 1 2 3 ... 18 19 20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