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他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 条
-
自我与他者对翠姨生命的消解
-
作者:
沈蕴韵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消解
翠姨
自我
-
描述:
《小城三月》中,萧红笔下的翠姨在青春年华之际完成了对自我生命的彻底消解.一曲春天里的哀歌引起我们对传统东方女性在新文明进入时期关于爱情和生命的思考.文章试图从自我的矛盾和他者的无爱判定来解析翠姨的女性形象,阐释生命的消解是对矛盾的无奈屈从和解脱.
-
浅析阿尔莫多瓦电影中的性别关系
-
作者:
吴静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尔莫多瓦
他者
男权中心
女性主义
-
描述:
阿尔莫多瓦以擅长创作女性主义电影而知名,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女性气质,给人以"为女性言说"的错觉。阿尔莫多瓦的电影虽然多以表现女性心理与生活为主要内容,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性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然而细致分析过影片的性别关系后就会发现,它们依旧未能走出男权中心主义思想的桎梏。一味对女性形象施以浓墨重彩而不赋予其发言权,尽管形象丰满了,女性也仅能作为一个"失语"的"他者"而存在。
-
从他者到主体——论《荆棘之城》中莫德的女性主体意识
-
作者:
黄漫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主体
他者
主体意识
-
描述:
女性在父权文化中被视为他者。当代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在《荆棘之城》中塑造的女主人公莫德生活在女性地位低下的维多利亚时代,但她却试图从精神、身体、经济等方面挣脱父权文化的束缚,努力摆脱他者地位并构建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此外,莫德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女作家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不同,她选择了同性恋情并最后走上书写女性身体和欲望的写作道路,这使得她的主体意识具有了现代性特点。
-
殖民地女性的命运悲歌——解读《野草在歌唱》
-
作者:
王晓琪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他者
《野草在歌唱》
恐惧
-
描述:
小说《野草在歌唱》描绘了种族隔离制度下南部非洲的社会现状。作者莱辛以同情的口吻为读者创造了挣扎在男权和种族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作品充满了封闭、压抑、恐慌、沉默等哥特意象。女性哥特传统与南部非洲社会现实的呼应再现了女性恐惧和作为男性他者的悲惨命运。
-
殖民地女性的命运悲歌
-
作者:
王晓琪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他者
《野草在歌唱》
恐惧
-
描述:
小说《野草在歌唱》描绘了种族隔离制度下南部非洲的社会现状。作者莱辛以同情的口吻为读者创造了挣扎在男权和种族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作品充满了封闭、压抑、恐慌、沉默等哥特意象。女性哥特传统与南部非洲社会现实的呼应再现了女性恐惧和作为男性他者的悲惨命运。
-
女性的“他者”化:从性别视角看《尘埃落定》
-
作者:
张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尘埃落定》
性别视角
女性
-
描述:
本文从性别视角审视《尘埃落定》,认为这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女性都被他者化了,主要表现在女性人物并未构成小说的写作重心、作者对女性的观照上表现出强烈的男权意识、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失败等等。
-
论《简爱》中对“疯女人”-他者的意识建构:作者潜意识中的真正他者
-
作者:
金盈盈
来源: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他者
简爱
-
描述:
《简爱》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喜爱与推崇。在后殖民理论高涨的今天,《简爱》这部经典文本中另一女性形象———“疯女人”伯莎逐渐引起各界学者对它的重新审视。
-
浅谈《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任娟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女人神话
波伏瓦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其《第二性》中,深刻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并且对人类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揭示了女性从古至今的命运;最后,她就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女人神话”的内在思想。本文试图从波伏瓦《第二性》文本着手,分析和探究女性沦为“他者”的原因,并对女人神话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对我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理论帮助。
-
贫民窟中的“他者”:浅析斯蒂芬·克莱恩的《街头女郎玛吉》
-
作者:
肖西西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蒂芬·克莱恩
《街头女郎玛吉》
他者
-
描述:
斯蒂芬·克莱恩是十九世纪末杰出的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短篇小说《街头女郎玛吉》塑造了三位女性形象,由她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她们的命运可以看到,贫民窟是社会的边缘,贫民窟里生活的女性更是社会边缘的边缘人物,贫民窟的男人是男权社会中的“他者”,贫民窟的女人更是“他者”中的“他者”.
-
从《屋顶丽人》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张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他者
女性书写
女性
-
描述:
《屋顶丽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刻画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表明生活于父权制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女性在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种种生存困境。莱辛将"女性书写"叙述策略成功地运用到小说创作中,着力描述了女主人公被欣赏的"他者"身份,塑造了一位高傲、冷漠而又沉着的"另类"女性形象,揭露了父权制社会文化对女性的统治与压抑,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深切关注和敏锐思考。
<
1
2
3
4
5
6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