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他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 条
-
两个耐人寻味的女性形象:曹七巧与司猗纹
-
作者:
王颖怡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男权中心社会
私人领域
传统婚姻/家庭制度
他者
-
描述:
本文试图从比较《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玫瑰门》中的司猗纹两个女性形象入手,来探讨两时代下的女性的变化发展过程,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男权话语下的存在状态与存在方式。
-
被建构的女性身份
-
作者:
余梦月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女性身份
他者
自我
-
描述:
文章通过“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分析了电影《色·戒》中的女性(王佳芝)在革命时期被组织(他者)召唤,从而在被建构的身份中完成“自我”身份建构的逆转过程。作为被观看的承受客体,影像中的女性形象在大众文化中被建构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夹在政治意识形态与男性权力意识的缝隙里,女性身份始终处于被建构的被动客体地位。
-
被建构的女性身份
-
作者:
余梦月
来源:
芒种(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女性身份
他者
自我
-
描述:
文章通过"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分析了电影《色·戒》中的女性(王佳芝)在革命时期被组织(他者)召唤,从而在被建构的身份中完成"自我"身份建构的逆转过程.作为被观看的承受客体,影像中的女性形象在大众文化中被建构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夹在政治意识形态与男性权力意识的缝隙里,女性身份始终处于被建构的被动客体地位.
-
不死的女性“他者”:爱伦·坡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孙霖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女性意识
爱伦·坡
-
描述: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在作品中描述了许多迥异的女性形象。其短篇小说《厄舍府之倒塌》《莫雷娜》和《丽姬娅》均通过男性叙述者的视角塑造了三位女性人物的不死的“他者”形象。她们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女性的附属地位,最终也都不约而同地以复活的方式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他者”观有益于深刻挖掘不死的女性“他者”形象背后的内涵,揭示坡在男权社会传统中对女性的重视,甚至是赞赏,具有先锋性。
-
性爱对象的他者:重读《致他羞涩的女友》
-
作者:
陶久胜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他者
《致他的羞涩的女友》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理论为解读安德鲁·马维尔的情诗《致他的羞涩的女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维度。从对女友身体传统的崇拜到暴力的攻击、吞噬,叙述者有效地肢解了女友的身体,在叙述中定义了女友的"他者"地位。体现女友权力的对求爱的不断拒绝导致了叙述者笔下的沉默、负面的女性形象,但他剥夺女友话语权的同时,却解构了自身话语。
-
夏衍抗战戏剧中的“日本人”形象
-
作者:
金安利
来源: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戏剧
夏衍
他者
日本人形象
-
描述:
本文以夏衍的《冬夜》《法西斯细菌》《离离草》这3部抗战戏剧为例,归纳出作品中“日本人”形象的几种类型——残暴伪善的日本军人形象、可怜的日本士兵形象、苦难的日本平民形象以及具有双重身份的日本女性形象。夏衍笔下呈现出来的“日本人”形象,既是对特定时期之现实的再现与刻画,是作家自身的感知与认识,也蕴含着整个中华民族对“日本人”这一他者的集体想象。
-
《望断南飞雁》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陈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他者
女性话语
出走
-
描述:
《望断南飞雁》是陈谦的一部代表作。该小说着重探讨了新移民女性在"他者"困境中如何自我觉醒,实现自我突围和心灵飞翔,充分展现陈谦笔下的女性形象特质。
-
女性主义观照下的他者世界——试论温词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薛青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温庭筠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丽的建构和情爱的痴迷构成温庭筠词叙述女性的两大基本原则,支撑这种原则的是男权制社会根深蒂固的女性观念。温词中女性形象的物态化和病态化反映出封建社会女性的“他者”境遇。
-
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他者”群像
-
作者:
王碧瑶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男权社会
他者
幸存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接受自身的“他者”身份,顺从地成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或积极努力地和男性结盟,成为男权社会的共谋;或敢于打破男权社会的桎梏,积极寻求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勇于探索反抗压迫的方式。通过这些形象的刻画,作者暗示女性想要摆脱“他者”身份,找到合理的女性坐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新女性”形象的实质——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嘉莉妹妹
-
作者:
赵一娜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嘉莉妹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评论界对其一直毁誉参半。笔者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嘉莉妹妹作为"新女性"的实质,从而来揭示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嘉莉这个所谓的新女性仍然是男性的他者,指出小说并没有超越社会文化根源。同时,这也体现了在新女性崛起的19世纪德莱塞并不能完全超越当时的主流意识以及他的女性观的内在矛盾性。
<
1
2
3
4
5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