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遮蔽与突围: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处境
作者: 张华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主流文学   女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写作   突围   新疆少数民族   遮蔽  
描述: “相对于主流文学,新疆文学被遮蔽了;相对于新疆男作家,新疆女作家被遮蔽了;而相对于新疆女作家,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也处于遮蔽状态。”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以少数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身份进行文学写作,补允和丰富了中国女性文学中缺失的部分。同时,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与中国女性文学处于一种共鸣共振的关系中,它们都共同关注女性的生存境遇和抨击男权文化。
论茅盾与女性文学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评论   中国女性文学   茅盾   《遥远的爱》   萧红   现代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呼兰河传》  
描述: 在现代作家中,茅盾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塑造了“时代女性”美的群像,丰富了现代女性文学的园地,而且对女作家的创作给予极大关注,并予以精当的评论。他论冰心,论庐隐,。论丁玲,论萧红,论郁茹,体现了茅盾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休戚相关之情,也使人们看到了女性文学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轨迹。
试谈当下我国女性文学的偏差
作者: 朱青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宏大叙事”   “个人化”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中国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弗洛伊德   女性文学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试谈当下我国女性文学的偏差
山西女性文学的湮没与浮出
作者: 王巧风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王春林   葛水平   文学传统   石评梅   文学流派   中国女性文学   文化心理   女性命运   人文传统  
描述: 山西女性文学的湮没与浮出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陈染   性别体验   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  
描述: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徐坤在《作家》1997年第八期上撰文指出,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及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推介,中国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更深一层的自觉。女作家们对自己的“女性”不再采取回护姿态,无论...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反思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   王干   小女人散文   女性主义批评   反思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王干不止一次强调“我不是一个女性文学的研究者”?譹?訛,但是,在他的《话说“小女人散文”》《女人为什么写作》《花非花 人是人 小说是小说——与铁凝对话〈笨花〉》《盛世晚熟的一代》等有数的几篇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论,却充分体现出王干对中国女性文学洞若观火。这些文论的亮点并非在于对女性写作的适度肯定,而在于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症结的剖析一针见血切中肯綮,论从己出,讲求批评的原创性,语言鲜活,文本富有阅读亲和力,体现出王干学术批评的锐气和霸气。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中国女性文学   政治文本   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   性别文本  
描述: 二、方法在20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文革”后的文学视野里,女性文学无疑已是一种触目皆在的“物质”景观。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女性的“缺席”与“缄默”已成历史陈迹。女性作家的群体涌现以及性别意识在文学文本中的贯彻和张扬,构成了对男性文学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反思——论王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   王干   小女人散文   女性主义批评   反思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王干不止一次强调“我不是一个女性文学的研究者”,但是,在他的《话说“小女人散文”》《女人为什么写作》《花非花人是人小说是小说——与铁凝对话(笨花)》《盛世晚熟的一代》等有数的几篇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论,却充分体现出王干对中国女性文学洞若观火。这些文论的亮点并非在于对女性写作的适度肯定,而在于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症结的剖析一针见血切中肯綮,论从己出,讲求批评的原创性,语言鲜活,文本富有阅读亲和力,体现出王干学术批评的锐气和霸气。“王干文学批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活,语言活,观点活,文本活。”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对女性命运新的关注与探索——兼与八十年代女性文学比较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职业女性   八十年代   经济改革   女作家   女性价值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女性自我价值   知识女性  
描述: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从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共存,兼容并包的兴旺景观。八十年代女性文学致力于寻找的各个阶段性衍进特征,均在九十年代或呈平面状,或呈辐射状,或表现为一种新的流向,全面铺开。如果十年也称一个轮回的话,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发展在精神意蕴和艺术品格上,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八十年代的简单延续和重复,而是一种具有九十年代鲜明时代特色的超越性显示。
中国女性文学史的新篇:评《彤管:中华帝国时代的女性书写》
作者: 陆汀   王蔚   梁霞   来源: 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帝国时代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作家作品   女性书写   文学史  
描述: 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伊维德(Wilt Idema)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与近东语言文学系管佩达(Beata Grant)教授合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教材《彤管:中华帝国时代的女性书写》(The RedBrush:Writing Women of Imperial China),2004年由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作
< 1 2 3 ... 10 11 12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