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女性的起源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列女传》
-
作者:
韩
郑在书
韩
崔丽红
来源: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列女传
-
描述:
本书收录了十篇研究《列女传》的论文,这些文章对《列女传》中出现的女性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传统时期东亚女性观的范畴,考察了这些女性形象和观念意识是如何与当今韩、中两国女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
提高素质 加强建设 开创妇女运动新局面
-
作者:
韩爱珍
来源:
临汾日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妇联组织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基本国策
十六大
发展环境
统筹城乡
团体会员
妇女儿童
加强建设
-
描述:
提高素质 加强建设 开创妇女运动新局面
-
试析《阅微草堂笔记》女性伦理思想
-
作者:
韩希明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人文关注
伦理
女性
-
描述:
《阅微草堂笔记》对于一部分正面女性形象评价标准有时显得特别 ,并且表现了相当深度的人性关注 ,看起来与正统思想大相径庭 ,值得重视。但总的说来 ,这种关注的背景仍然是男权语境 ,作品肯定的正面形象 ,依然是为男性的存在而存在 ,作品着力塑造理想的标准女性 ,力图构成一种文化规范 ,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对女性的束缚。
-
没有男人的女人——福竞纳短篇小说《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韩启群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康·福克纳
人道主义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着重指出福克纳在这一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中,通过珍妮姑婆这一形象匠心独运地构建了一个男性父亲不在场的父权家庭,挑战了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模式,批判了父子相继的男性秩序和父系秩序;借助娜西萨这一受害者女性形象,提出了对美国南方妇道观的思考。福克纳在这一短篇的创作中,能够超越同时代的女性观点,有意识地避免男性作家作品中常见的男性崇拜和厌女意识,既体现了其在创作中的成就,也反映了他作为一名伟大作家的独特魅力。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源于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创作理念。
-
古希腊文学中的妇女观综论
-
作者:
韩涛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悲剧
妇女观
古希腊文学
-
描述:
古希腊文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妇女观。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妇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父权时期之初的妇女虽不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其在社会生活中仍是不可忽视的。奴隶制时期的妇女则完全成为贞操观念的牺牲品。古希腊社会经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再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一再降低。
-
走出自己的房间
-
作者:
韩袁红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作家
朴实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趋向
中国女性文学
林白
创作
繁荣
-
描述:
女性文学在上世纪末无疑是喧嚣的。虽然 终究也只占一隅之地,然而与世界女权运动、尤 其是在中国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运动大会相呼 应,中国女性作家在短短的20年间,留下了极富 特色的创作轨迹,而相应的女性文学批评则更加 高涨--甚至当女性文学创作在新世纪逐渐趋 向平和朴实的发展时,女性批评还流连在上个世 纪的激情中。而上世纪末女性文学从创作到批评 的繁荣既是中国女性文学迅速发展的体现,同 时,也是中国女性文学被世界文化潮流携裹并不 完全自主自觉的表现的记录,现在从某种角度甚
-
梁启超:中国早期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领军人
-
作者:
韩廉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性别公平
领军人
梁启超
-
描述:
在中国早期妇女运动中,梁启超像西方早期女权运动的先驱玛丽一样猛烈抨击了性别歧视教育实施的两大依据,要求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都实现性别公平,并与维新派努力使之在中国首次得以部分实现。其对性别歧视教育依据的解构最深刻,争取实现教育性别公平最积极,整体水平与玛丽不分轩轾,因而成为中国早期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领军人。
-
从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与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解读殖民环境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韩嫣薇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殖民话语
亨利.詹姆斯
民族主义
非殖民化
-
描述:
中文摘要 亨利·詹姆斯作为十九世纪晚期西方经典作家,一身致力于国际文化主题小说的创作中。其代表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通过讲述美国纯真少女到欧洲大陆寻梦却为欧洲阴暗传统所构陷的故事,展现了欧美文化的冲突。无独有偶,半个多世纪后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不论在主题,情节或是人物刻画方面均与前者的作品有暗合之处。由于张爱玲和亨利·詹姆斯之间互无影响,两部作品之间的相似显得尤其耐人寻味。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两部作品的相似和相异之处,挖掘其背后深层的社会原因。&nbs
-
女性学导论
-
作者:
韩贺南
张健
来源: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学
-
描述:
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立项项目:本书共分11讲,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和女性主义的观点,传统社会研究中漠视与妇女相关的话题和领域等方面探讨了女性学问题。
-
女性形象的再塑造——太行根据地的妇女解放运动
-
作者:
韩晓莉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解放
思想解放
太行根据地
女性形象
-
描述: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一次带有全民性质的社会变革,它以政治动员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强烈地冲击了农村社会原有的家庭格局和传统的两性关系,是完全不同于当时中国沿海城市和各大都市出现的妇女运动的。这次运动是由边区政府组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涉及内容广泛,参加人数众多,社会影响深远。更为重要的是,在非常态的战争环境下,根据地妇女解放运动目的十分明确,成效也相当显著,即从身体和思想上解放占根据地人口半数的妇女同胞,把她们动员到抗战和生产战线上来,从而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