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齐文化视角看《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
-
作者:
赵霞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齐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齐文化是一种独具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神秘性和智慧性等特征,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自由开放、浪漫神秘、才智兼备,包蕴着丰富的齐文化内涵。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齐文化影响的视角探讨聊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
讲述人、讲述视角与巧女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再认识——兼及巧女故事研究范式的反思
-
作者:
王均霞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述人
讲述视角
巧女故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比较《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的巧女故事中不同性别的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在故事文本的叙事情境中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巧女形象受制于故事讲述人所确立的故事讲述视角。在不同的讲述视角下,巧女形象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但整体上仍未超越传统父权制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框定。现有的研究脱离故事文本的上下文,将巧女形象均质化为一种“反抗”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研究者一厢情愿的话语建构。研究者这一研究路径的选择,深受以往女性民俗研究范式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
从《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来看文学与人学的关系
-
作者:
王春霞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世影响
周代历史
《诗经》
女性形象
-
描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十五·国风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尤其以女性形象众多,这些女性形象,既有人们喜爱的,她们是立体的并各具特色的,有纯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情意绵长的思妇形象,自主刚强的弃妇形象,睿智独立的爱国女性形象;但也有为人们所不喜欢的,如宣姜与文姜。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学习,可以了解古代的女性文化,并为我们审视古代女性文化以及周代的历史提供了蓝本。
-
《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及麦卡洛的女性观解读
-
作者:
罗霞
来源:
商业故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女性观解读
女性形象
-
描述: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所著。这篇著作的主题是爱情与命运,围绕着克里利家族中三代女性的命运遭际所展开的。从这部著作当中能够看出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在作品中,作者创造了三个独具性格的女性形象,三个人敢于追求自己的生活,从不同女性的情感经历来对人物进行刻画,将女性渴望自由,渴望主宰自身命运的形象深刻的刻画出来。所以本篇文章就《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及麦卡洛的女性观进行解读。
-
从《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来看文学与人学的关系
-
作者:
王春霞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十五・国风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尤其以女性形象众多,这些女性形象,既有人们喜爱的,她们是立体的并各具特色的,有纯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情意绵长的思妇形象,自主刚强的弃妇形象,睿智独立的爱国女性形象;但也有为人们所不喜欢的,如宣姜与文姜。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学习,可以了解古代的女性文化,并为我们审视古代女性文化以及周代的历史提供了蓝本。
-
《半生缘》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任霞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生缘
人物形象
-
描述:
张爱玲善用华文文字传达她笔下人物的平凡人生,她既以俯视的姿态的观察着这些琐屑红尘,又能施以怜悯情态同情这些小人物的无奈的挣扎。她尤为擅长表现沪港两地的男女情感,以特有的细腻展现女性在都市和家庭生存环境中所受到的压抑,而产生畸形的性格变异,透露出对女性生存生活的关注。本文以《半生缘》为蓝本,企图分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来窥视她对人生的审视。
-
新世纪以来(2000-2014)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
作者:
赵富霞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新世纪以来(2000-2014)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
从政治批判到性别话语——莫言《丰乳肥臀》的批评研究
-
作者:
曹霞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殖崇拜
性别政治
新历史主义
政治批判
女性形象
-
描述: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在发表初期受到了政治批判。邓晓芒和张清华运用"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对小说进行了客观分析,传统的社会学与艺术风格的分析在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性别话语"中,主要包括女性和生殖崇拜、女性形象与女性命运、性别政治研究。从邓晓芒的研究到性别话语,这些研究视角和方法都延伸并强化了作品的意义,拓宽了我们理解小说的途径和方法。
-
黑人女性的性征与性身份认同——格洛丽亚·奈勒小说《贝雷的咖啡馆》对圣经女性的重写
-
作者:
郭晓霞
来源:
圣经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身份
圣经女性
性征
重写
-
描述: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格洛丽亚·奈勒在其小说《贝雷的咖啡馆》中,通过对6个圣经女性故事的重写,颠覆了圣经中被父权社会支配的女性形象,揭示了传统社会妓女/圣女身份被建构的过程,探讨了黑人女性性征和性身份认同中的影响因素,并给黑人女性指出一种多元的、流动的性身份。
-
浅析《小妇人》中的“引路人”
-
作者:
丁晓霞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引路人
女性主义意识
-
描述: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是美国女性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马奇一家日常生活的描述,刻画了鲜明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新女性形象,表达了女性自主自强、追求平等的诉求。本文以马奇姐妹们的母亲为中心,分析论述马奇太太在"小妇人"们的成长历程中的重要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