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陈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论辛亥革命前期的陈撷芬
-
作者:
陈静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学报》
陈撷芬
女权思想
-
描述:
随着当今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女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中涉及到女性的方方面面,譬如参政、教育、职业等。本文试对辛亥革命前后女性杰出代表陈撷芬做深入研究,探求她在当时的先进思想,以期对当时的时代和女权运动有所理解,深刻体会在乱世中一个女性从事社会活动的伟大。陈撷芬是清末民初最早从事报刊创办的女性之一。她的父亲陈范是近代进步报刊《苏报》的馆主,陈范参与社会活动,兴办革命报刊,深深地影响了陈撷芬,可以说她是受典型的男性知识分子的影响将民族革命建立新国家的理想纳入自身的发展轨道,成为了当时的新女性。
-
赢得生前身后名:秋瑾与秋瑾接受
-
作者:
陈静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女性
西学东渐
秋瑾
接受
-
描述:
清末民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独具的敏感性与复杂性,在这个时代的女性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名望等诸多成就中,也有着相应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从属地位而缺少平等实现人生价值的坦途。然而在世变之际,在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的浸染下,生而为"人"的主体自我意识正渐渐苏醒,晚清社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觉女性,她们接受平等教育,识文断字,用文学作品抒发内心诉求;她们跨越闺门,进入到社会公共空间,寻求独立话语权;她们在解构又重新建构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个体生命,还上升到家国之思。若考察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群体,秋瑾是其中不
-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张爱玲的前期作品谈其女性写作
-
作者:
陈静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史的影响
奴性意识
女性写作
-
描述:
张爱玲(1921-1995)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瑛,出身名门。1939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因二战改入香港大学。1942年返回上海,开始以文谋生。在《泰晤士报》、《紫罗兰》、《万象》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作品。张爱玲擅于将西方小说艺术与中国传统小说结构相结合,以上海、香港为背景描写两性关系、婚姻关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前期作品结集为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影响深远。张爱玲于1952年赴香港,1954年发表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1955年赴美,1977年发表《红楼梦魇》。1995年逝于
-
从《红》看佐多稻子的矛盾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陈静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
佐多稻子
妻子角色
母亲角色
矛盾
-
描述:
昭和文学在近代文明急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呈现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昭和初期的文坛的特点:一是无产阶级文学席卷文坛,二是女性文学的隆盛。无产阶级出身的女流作家接连不断的登场,产生了像佐多稻子、林芙美子、林平泰子等新进作家。新进的女性作家开始关注和探索下层女性所受到的来自阶级差别和性差别的双重压迫的现实问题。佐多稻子的代表作《红》也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而成。佐多稻子出生在急速败落的中层阶级的家庭,8岁失去母亲,12岁辍学到和泉桥的牛奶工厂劳动,之后就一直四处劳动来支撑家庭开支。长
-
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
-
作者:
陈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域性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本土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
-
当代中东妇女发展问题研究
-
作者:
陈静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东妇女
发展问题
经济全球化
当代
-
描述:
中东妇女发展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中东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不能孤立、抽象地仅仅将其看作是妇女自身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标志的观点,正是从人类总体的哲学高度来把握这个问题的。国内学术界有关中东妇女问题的研究曾有不少成果陆续发表,但大多囿于一国的研究或是对两国的比较研究,缺乏对当代中东妇女发展问题进行整体性的全方位和多角度研究。
本文试图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的现代化为主轴,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
-
五四运动与妇女解放
-
作者:
陈静
来源:
湖北省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伟大的转折意义,它不仅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序幕,也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的伟大开端。妇女的觉醒与争取解放的斗争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妇女中的一批先进分子以五四运动为起点,开始踏上解救中华民族、解放妇女大众的革命征途。五
-
中国近代女性文论研究概览
-
作者:
陈静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1935年,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先驱谭正璧先生对三类女性文学(一是女性所写的文学;二是描写女性的文学;三是为女性而写的文学)进行比较后,指出:"严格一点地讲起来,真正的女性的文学,还是女性自己所写的文学。"①笔者认同此观点,循此思路,"女性文论"即指女性自己所写的文学理论作品,近代女性文论,指写作或出版于1840-1919间女性所写的文论类作
-
解读《搜索》中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负面建构
-
作者:
陈静超
郭洪梅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蝴蝶效应
道德缺失
网络暴力
大众传媒
人肉搜索
-
描述:
《搜索》成功地反映了当下网络暴力对人们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女性负面形象的建构,从传媒的角度发人深省地警示媒体人缺乏自律,是一部有影响力的批判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
外国文学教学与女大学生双性人格培养
-
作者:
陈静
张一立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双性人格
女大学生
人格培养
-
描述:
当下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人格教育问题,结合文学作品,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强化对女大学生人格培养与人格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关注外国文学作品中双性人格的女性形象可唤起女大学生学生培养双性人格的内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