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野之外的真实——评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
-
作者:
郑斯扬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论
历史书写
历史文化语境
中国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当代
20世纪90年代
林丹
-
描述:
新时期以前的批评者大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中国女性文学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的考察之上,持有一种既反抗又兼容的批评立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来研究文学的学术实践大量出现,中国女性文学史的书写者以颠覆传统男性话语为目的,开始了更具鲜明的以女性主义理念为基点的重构女性文学活动的历史书写样式,(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书写").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郑磊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本论文中,“女性电影”指的是由女性导演执导的以关注女性的生存环境或表现女性的自我意识为题材的具有一定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女性导演创作的电影文本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她们采取的独特的性别视角,赋予了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丰富的内涵,她们虽未标榜为女性“立言”,却处处表现出摆脱传统父权制话语的束缚、建构女性独立意识的欲望。正因为此,本论文选取20世纪90年代至今近二十年间的女性电影文本,力图从多个层面对其所蕴含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进行解读。论文“绪论”部分,主要界定研究的对象,介绍
-
木兰故事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变异
-
作者:
郑伟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异
启示
动画电影
《花木兰》
原因
-
描述: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叙述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参军的故事在中国代代相传,人尽皆知。以其为原型进行改写的版本也屡见不鲜。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其改编为动画电影《花木兰》。木兰故事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经典的叙事符号,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文本形态。过去对于木兰故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木兰的姓氏、籍贯、出生年代、故事真实性的考证以及关于木兰叙事主题的争议上。随着迪斯尼动画影片《花木兰》的问世,学术界对木兰的研究进入多样化的状态,有从叙事学角度,有从女性主义角度,也有从后殖民主义角度,不一而足。
-
突破与固守
-
作者:
郑欢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侦探小说
人物塑造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和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英国侦探小说界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鲜明的性别意识。探讨他们的性别意识能够有助于加深对他们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论文首先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作了一个概括性的综述。然后着重分析了两位作家通过人物塑造所反映出的性别意识。道尔固守着父权制社会男性作家的创作特点,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均是男性人物的附属;而他笔下的福尔摩斯则是虽具有英雄气质、学识渊博但却轻视女性。道尔对女性的歧视性描写和对男性
-
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
-
作者:
郑晓天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解放
革命
左翼文学
恋爱
-
描述:
本文通过对“五四”以来各类文本和二三十年代左翼小说文本的分析,力求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探明茅盾、白薇、丁玲等作家的小说文本关于革命女性的表述。论文着重探讨这些文本如何表述性别、如何建构现代国民主体(尤其是女性主体),这些表述形成的原因及其与当时社会历史的关系,并试图厘清表述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中国妇女解放的发展方向亦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第一章考察从康有为到陈独秀、向警予等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相关论述,在一个历史视野中研究左翼小说。“自由恋爱”主题之所以被高度关注,在于它被赋予建立新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矛盾特点分析
-
作者:
郑超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矛盾特点
短篇小说
-
描述:
20世纪初期新西兰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自然的笔触和清新淡雅的文风独树一帜活跃得在欧洲文坛,并使短篇小说这一历来不受重视的文学样式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对整个英语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曼氏小说的魅力之处不仅在于它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传统,精通于雕琢普通生活的细微之处和平凡人物的典型形象,更在于作者将自身复杂丰富的经历感受和价值观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具有矛盾性、双重性的基调。本文诣在透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的深入解读,挖掘其多舛命运与作品的联系,进而探讨作者渗透于创作之中的矛盾价值观。 本论文包括五
-
回归伊甸园
-
作者:
郑文桥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辛格
两性意识
传统
性战
和谐
-
描述:
素有“最后一位犹太作家”的辛格,时时刻刻把自己的作品有意无意地打上了犹太民族的烙印。在男女主人公角色善恶评断上,辛格更推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与女性,这正是本文研究辛格小说男女两性意识的切入点。本文主要以辛格的三部长篇小说为例,剖析笔下的两性人物,通过抓住男性主人公对信仰的摇摆状态借以挖掘笔下两性“性爱——性战——性爱”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犹太传统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它为男女主人公的自我性别定义奠定了基础,其次,它是男主人公确定心中理想女性的首要因素,再次,它也是召唤男主人公回归犹太传统、重拾犹太男性身份
-
宋代妇女婚姻生活研究:以《全宋文》所涉4802篇墓志为例
-
作者:
郑丽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妇女
《全宋文》
墓志
婚姻生活
-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强调重视普通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新社会史学的兴起和欧美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领域。宋代妇女作为中国古代历史转折时期的特殊群体,也日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目前学界的研究大都关注宋代妇女之社会家庭地位、经济法律权利等方面,而在宋代妇女婚龄、婚年(婚姻持续时间)、年寿、生育年龄、生育数及子女性别比等关乎实际日常生活的系统分析还很不充分,甚至留有不少空白点。因此,本文即基于宋代妇女日常生活情况展开探讨、研析,依据的主要史料为近年编纂的《全宋文》所收之48
-
美国黑人女作家对“姐妹情谊”的书写
-
作者:
冯丽妍
郑侠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求自我
黑人女性
姐妹情谊
-
描述: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组成,在黑人女性文学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本文试通过对左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艾丽斯·沃克等不同时期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证明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一直贯穿于黑人女性自我解放的历程,是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