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私领域中的行动女性:从语艺观点看川端康成的小说
作者: 郑子瑜   来源: 世新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领域   语艺观点   符号叙事   行动女性   情感生活   川端康成  
描述: 社會學家Anthony Giddens明指私領域情感是現代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份,女性在私領域中更是較具自主性與能動性。然而,台灣近年來關於私領域女性的研究,在社會科學上都傾向女性情慾的彰顯,傳播研究方面則常賦予女性不足甚至負面意義。曾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家川端康成,他對私領域女性的不吝著墨與肯定,及其筆下著意彰顯私領域女性獨特的生活主張與個人動能,應可為傳播研究提供新的觀點。本研究主題為:用心著墨於私領域女性的川端康成,透過小說中細心描繪的女性形象,倡導了什麼與女性有關的理念?而這對關懷女性議題的當代傳播
论林白小说创作的转向
作者: 郑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层写作   生命意识   女性意识   林白  
描述: 本文把林白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2000-2006)的小说创作中,林白实现了由内心世界向社会现实的转变,更具体的说是转向了底层写作,由此带来了其作品中崭新的女性形象和厚重的生活底蕴,作品的风格也更为明丽自然。这种创作的转向是内外因(“一个人的战争”与底层浮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家创作生命成长的必然结果,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为当下的底层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底层自我言说,自我呈现。但这种转向并不是断裂,在林白的小说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永恒的诗情,即由女性意识升华而来的生命意识。对文学创作而言
新时期女性写作与贞节观
作者: 郑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贞节话语   文本   女性写作   贞节观  
描述: 贞节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固的根源,是束缚女性的首要禁忌,不仅对一代代女性的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积淀映射在作家的创作中。新时期以来,许多叙事文本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贞节观的写作,文学从而作为历史的另一种言说方式记录了女性的生命存在形态,而女性写作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生存处境和女性情感、反抗男权书写的传统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与贞节观的关系。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具有代表性、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产生较大影响的女性叙事文本为立足点,旨在运用女性视角对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对贞节观突破的核心思想和写
汉语主持人会话幽默的性别差异研究
作者: 郑惠瑛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会话幽默   嘲讽   性别构建   个性展示   性别  
描述: 本文探讨的是性别和会话幽默之间的关系。文中回顾了幽默和性别相关研究,以幽默的一种类型 —— 会话幽默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形式特点和功能特征对主持人语言中幽默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其显著特征进行着重讨论,肯定了嘲讽在会话中的积极意义,剖析了会话幽默中的个性展示和人际关系构建功能,进而讨论幽默过程中的性别构建问题。 会话幽默(又称情景幽默)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够引起冲突,同时又可以控制甚至避免对话中的摩擦和不愉快,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话话题、环境和对象。因此,对他人的嘲笑和自嘲很可能导致人际风险。假若对话双方相
女性自我的影像表达:李少红电视剧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郑淑梅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少红   影像表达   女性叙事   电视剧  
描述: 李少红是一位风格独具的导演,她用电视剧这种形式叙事,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表达着女性的自我意识。女性叙事理论作为关注李少红电视剧的一种视角,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从中可探讨其影像的叙事功能、视点运用及叙事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揭示电视剧女性叙事所极力张扬的女性主体意识和现代人文精神。 19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女性在文化领域里再次浮现,作为文学艺术的女性创作者身份的回归思潮也已涌现,李少红也有幸出现在这一潮流中,在其随后的影视作品中,自由的释放着她的女性情怀。从女性视角的确立到女性主题的选择,李少红自觉的思考
新移民女性的独特异域言说——论北美新移民女作家及其小说创作
作者: 郑渺渺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女性   小说创作   异域言说  
描述: 在全球性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异域境遇和性别文化身份,在她们的小说文本创作中呈现出不同于早期华人移民女作家、同期国内女作家以及新移民男作家的新特质。近年来,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积极活跃,但对于她们小说文本的研究则相对落后。因此,对于这一群体的文本研究和文化研究,探求她们对于北美新移民女性的异域境遇描写和精神塑造,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新时期海外华文女作家的人生思考和情感把握以及她们所提供给我们的独特审美经验和文化价值都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将
自然·人性·悲剧:沈从文湘西小说与哈代威塞克斯小说比较
作者: 郑伟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小说   湘西小说   小说创作   哈代威塞克斯  
描述: 在中外小说创作史上,有两位作家的乡土小说尤其引人注目,就是沈从文和哈代。我选择沈从文和哈代的创作作为论题,不仅因为他们各自抵达了本民族情感和思想的深层,使其小说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和美学意蕴的艺术存在;而且因为沈从文和哈代都是我喜爱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有谜一般的醉人魅力。同时,他们不是单纯的两个个案,而是分别置身于中国文学史上二三十年代和英国文学史上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乡土写作的代言人。更重要的是,两位作家相互张望与对视,历史的因袭与创新同在,他们之间的轨迹必将具有史的价值
解放潘多拉
作者: 郑丽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贝娄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描述: 本论文主要运用波利·杨—艾森卓的性别与欲望理论,通过对潘多拉神话进行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分析,解读索尔·贝娄创作高峰期的四部作品:《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洪堡的礼物》(1975)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中的女性形象... >> 详细
阮玲玉与现代女性影像神话
作者: 郑晓丹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体形塑   阮玲玉   新女性   现代女性影像  
描述: 电影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新兴表演媒体,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物质形态,同时也是性别身份与角色扮演等意识形态的形塑载体。以影像艺术中的女性形象涉入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的城市大众文化语境,检视女性影像的形构和意识文化成因,进而触及女性的现代性命运等问题,是本论文的基本论域。从现代表演的发端、好莱坞女明星在中国的文化投射和冲击,作为本文前半部的女性影像生成的文化肌理。后半部分从摄影绘画、文字书写到女性影像,呈现20世纪30年代纷繁多变的女性文化景观。在现代中国女性主义的语境中,左翼“新女性”和现代都市的“摩登女
论铁凝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郑积梅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铁凝   小说  
描述: 铁凝是一个有创作实力的女作家,她凭着自己的创作实绩不断引起批评界的关注。铁凝关注着作为个体生命的生存状况,特别是她在关注女性生命状态的过程中,其文本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对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作一整体考察。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历史蒙昧的去蔽和敞亮。铁凝发现了男权中心社会“三从四德”的规范象紧箍咒一样紧紧地束缚在广大中国女性的头上,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属物一直生活在男人的欲望镜城之中,她们或是被当作观赏的尤物,或是被当作发泄欲望的工具,她们不是作为有着独立个体生命价值的人,而是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