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
作者: 李亚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美国华文文学   主题   文化认同  
描述: 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华文文学,在内容题材上一直都有内在的延续性。但在相关主题的书写中,60年代台港留学生作家群与80年代后大陆新移民文群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思考视角:1、在故国回望的书写中,前者始终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性观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上享有很高声望的小说家。他勇于开拓和创新,不但把心理探索和对社会与哲学问题的关注结合起来,而且对小说的传统形式,创作成规以及作者的绝对权威均提出了挑战和质疑,在把小说作为阐述思想的预言形式方面做出了独特的努力。他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讲述了一个发生于1867年的爱情故事。有文学评论家称之为实验小说,或元小说,或后现代小说。它多方位多视角地探讨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生活价值观念,蕴涵着强烈的社会批评意识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运用女权理论分析福尔斯的自然主义
《金色笔记》的女性研究
作者: 李艳萍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重身份   怨妇   理性回归   女性困惑   金色笔记  
描述: 本文探究了《金色笔记》中现代女性在摆脱“他者”的客体地位,建构女性自我主体性以及寻求自我价值的涉渡中遇到的困惑、迷茫与无奈,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并深入分析了导致女性困惑与无奈的原因。其原因大致有三个:现代女性对男性的精神依附;多重身份导致自我的分裂;以及身为人母的困惑。虽然现代女性摆脱了对男性的经济依附,但是对男性还有很深的情感依附。除此之外,女性同时拥有多重社会角色也使其茫然。莱辛解构了传统无欲无我的母亲形象,把母亲的爱、怨与恨都呈现在小说中,展现了被主流文化遮蔽的“母亲”的真实生存状态。本文
历史、性别与教学: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妇女及其叙写之研究
作者: 杨露萍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科书   历史教学   妇女   性别  
描述: 課程標準〉(含選修科目中國文化史課程標準,72年修正公布,73年實施)編定的《歷史第一冊》(87年8月版)、《歷史第二冊》(88年1月版)、《歷史第三冊》(88年8月版)、《中國文化史上冊》(89年8
生态神学视野下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自然与女性研究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自然   生态神学   短篇小说   女性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以其“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膺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不仅在其长篇小说中展现出了杰出的创造力,而且在其短篇小说中也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他所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一直以来受到世界文坛的极大关注。正如在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中,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问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长篇小说关系密切的短篇小说也与这两个问题分不开。本篇论文旨在以生态神学的视角对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自然
中国民歌中的女性研究
作者: 杨凤萍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歌   社会地位   婚姻   女性  
描述: 从古到今,中国流传着数以万计的民歌。在这些民歌中,女性民歌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她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充实。本文以女性民歌为研究对象,从具体作品出发,结合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几个方面,对女性民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对女性民歌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明确了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以此丰富民歌研究的学术成果;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具体分析,透视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思想和情感,揭示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性的附属品,很少有自己的声音和意识的现实,同时也揭示了我
宋代妇女婚姻生活研究:以《全宋文》所涉4802篇墓志为例
作者: 郑丽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妇女   《全宋文》   墓志   婚姻生活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强调重视普通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新社会史学的兴起和欧美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领域。宋代妇女作为中国古代历史转折时期的特殊群体,也日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目前学界的研究大都关注宋代妇女之社会家庭地位、经济法律权利等方面,而在宋代妇女婚龄、婚年(婚姻持续时间)、年寿、生育年龄、生育数及子女性别比等关乎实际日常生活的系统分析还很不充分,甚至留有不少空白点。因此,本文即基于宋代妇女日常生活情况展开探讨、研析,依据的主要史料为近年编纂的《全宋文》所收之4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作者: 周莉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30年代   1920年代   美国妇女   妇女运动   生存状况  
描述: 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也是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和第二次女权运动之间的一个低潮期,此时美国社会经历了经济繁荣——危机——复苏的过程,处于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急剧转变时期,美国妇女生活丰富多彩,其外表、行为、婚姻家庭和就业都呈现新的特点。1920年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出现消费社会,新的大众媒体促进了信息的沟通和全国性价值观的形成,美国妇女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中特立独行的“新女性”群体尤其引人注目,成为1920年代女性自由与解放最突出的代表,并成为喧嚣的1920
性工作者去污名的社会过程探究 ── 台湾日日春的另类社会运动个案研究
作者: 王芳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运动   性交易   行动研究   性污名   性工作者  
描述: 本文采取法国社会学学者图海纳提出的行动社会学,以“社会学式介入”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从勒温、阿吉里斯、舍恩和夏林清等学者发展的“行动研究”,针对日日春协会推动争取“性/劳动权”,此一“另类社会运动”的独特案例,以其组织方法及其社会作用的“社会过程”进行反映性探究。此一运动立基于台湾独特的政治、社会结构的发展脉络,而有此一独特罕见的运动形式。 笔者因曾十年全职投入参与日日春运动,得以“圈内人”的身分掌握运动过程各种复杂力量辩证而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并以行动者同时是研究者的视角,企图将十年实践经验沈淀,梳理其社会
从非单位到单位
作者: 杨丽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调控体系重构   社会变迁   组织化   单位化   非单位人群  
描述: 本文引入单位研究中的社会调控理论,以宏观和微观两种视野对1949—1962年发生在上海非单位人群身上以单位化为特点的组织变迁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以阐明社会调控体系重构过程中,人、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时期。如何把离散的社会重新纳入到新的政治体系之中,防止体系外的力量构成对新政权的威胁,阻碍新的现代化战略的推行,成为新政府执政的要义。为此,上海市政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单位化的重新组织,重构了社会调控体系。在城市,
< 1 2 3 ... 49 50 51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