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611 条
-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姚木兰与斯佳丽:《京华烟云》与《乱世佳人》女主人公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陈晓玲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西文化比较
女性形象比较
姚木兰
斯佳丽
-
描述: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分别是中西文学史上富于典型意义和艺术生命力的经典女性形象,她们身上都负载着丰厚的文化内容,深刻体现了中西文化各自的特征。姚木兰是一个成长在战乱里的剑胆琴心、聪慧端庄、优雅动人的女子,是“道家的女儿”、“儒家的媳妇”。而斯佳丽任性反叛、勇敢坚强,敢于冲破世俗的束缚而活出真我,她的身上深刻的体现了西方文化精神。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形象有着不少相同之处,例如她们都出身殷实而却又都经历了磨难的传奇人生,她们都在战争中心灵成长
-
她们的声音——对谭恩美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莉玲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谭恩美
女性主义
-
描述:
谭恩美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坛的一颗璀璨明星,她在一九八九年创作的小说《喜福会》令她声名鹊起。该书当年以二十七万五千册的销量长居《纽约时代》畅销书排行榜达九个多月,其相继问世的《灶神之妻》,《百种神秘感觉》,《接骨师的女儿》也获得了商业成功和评论界好评。本论文以其四部小说为分析文本,基于女性主义思潮特点,研究谭恩美作品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 论文首先回顾了整个华裔美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谭恩美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其文学地位。国内外近期对谭恩美的研究,多从文化交流和种族认同的角度谈,本文认为谭恩美作为一名女性
-
东方“恶之花”
-
作者:
张国玲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叙事
“恶女人”形象
审美文化意义
本质与价值阐释
-
描述:
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结合叙事学“故事”、“话语”两个概念,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性别叙事中典型“恶女人”形象,作一些比较、梳理与研究,以期达到对人物形象内蕴,及文本中的性别内涵有更明晰的把握,并在文化意义上展望两性和谐诗性文化构建的理想境界。本文分五个部分: 一、引言: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明确“恶”并非人的性格缺陷,而是一种人性的基本事实,交待本文写作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根据这些女性形象某一侧面的突出程度分为悍妇型、祸水型、堕落型和恶母型四个类型。然后主
-
台湾茶「业」女性代言人之研究---以日治时期平面设计图像为例
-
作者:
陈逸玲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茶
台湾女性
平面设计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台灣茶業發展史上,由男性觀點所塑造出的女性代言形象非但見證台灣茶業的起飛,亦屬於藝術史研究中尚未被深入討論的一環,相當值得加以研究。本論文透過這些代言茶業商品及政策的台灣女性圖像,擬以當時所發行的平面傳媒作為代言台灣茶業的女性圖像來源,種類涵括了日治時期書報廣告、插圖、海報、期刊封面、繪葉書、包裝紙等,主要針對圖像部分作分析與解讀,並論及畫面中說明文字的部分。盼加以釐清日治時期台灣設計風格理念與女性圖像應用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期望能夠解讀當時客觀環境下的女性本體,與其被轉譯的各式風貌與身份象徵,藉以豐富
-
自由与责任:玛丽娜·卡尔对爱尔兰女性的存在之辩
-
作者:
张雪玲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
女性存在
责任
玛丽娜?卡尔
-
描述:
玛丽娜?卡尔是自格里高利夫人以来爱尔兰剧坛最重要的女性剧作家,也是活跃在当代爱尔兰剧坛年轻一辈中最具才华的一位,她的作品以其独特而大胆的笔触成为当代剧坛最有力的声音之一。卡尔崛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她笔耕不辍,著作颇丰,最富代表性的当属创作中期的三部曲,包括《梅》、《鲍西亚.卡夫兰》和《猫原边......》。这三部剧作集中刻画了一系列独具个性、姿态鲜明的女性人物,成为奠定卡尔剧坛地位的标签作品。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大多从爱尔兰文化角度入手,从主题、结构、风格、技巧以及舞台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然而,从
-
《接骨师之女》的女性创伤研究
-
作者:
李金玲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治愈
女性创伤
创伤理论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
描述:
作为当代文坛备受瞩目的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被公认为出色的中国故事叙述者,在华裔美国文学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她的文学创作赢得了世界各地评论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谭恩美的代表作《接骨师之女》是一部充满创伤感的杰作,创伤记忆和伤痛叙述的交织描绘奠定了作品的创伤基调和主题。谭恩美结合自身的创伤经历,深刻地描写了华裔美国女性在异国他乡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和伤痕累累的内心世界,揭开了创伤背后由畸形的文化社会机制造成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强调了华裔美国女性重塑文化身份,摆脱创伤困境的重要意
-
农村妇女组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新洲区的调查
-
作者:
杨夏玲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组织化
农村妇女
组织认知
组织参与
组织需求
-
描述:
农民组织化是我国学界与政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特征日趋明显。农村妇女的组织化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的调查,对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本研究从组织认知、组织需求、组织意愿、组织参与行为、组织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妇女组织化的现状;其次,本研究分别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村妇女组织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研究
-
作者:
杨敏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妇女工作
-
描述:
论文主要是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的妇女工作内容及其经验。为此,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之处给予回答。接下来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二章主要是阐述并分析了在全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的背景,这其中主要是分析了妇女工作开展的条件与时代背景,为共产党顺利地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工作奠定了物质及组织等各方面的基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着抗日救亡和边区建设为中心,在抗日战争的初期(1937年7月
-
《女铎》与民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
作者:
吴艳玲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宗教传播
民国社会
《女铎》
-
描述:
《女铎》与民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
1926-1949年女子财产继承问题研究
-
作者:
周卫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49年
1926
女子财产继承权
《民法?继承编》
冲突与磨合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1926-1949年之间我国妇女的财产继承问题以探索近代中国妇女的经济权利的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对整个社会变迁的深远影响。 在唐代以前,女子对娘家的财产是没有继承权的,从唐代后期到宋代,财产继承出现了一些变化,女子取得了一定的财产继承权,即在绝户的情况下可以继承。之后虽有所变化,但是女子获得的财产微乎其微。到了民国初期,特别是1912-1926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妇女们开始要求在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各方面实现男女平等。1921年,
<
1
2
3
...
52
53
54
...
60
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