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327 条
-
互文性理论视野中的《金色笔记》
-
作者:
朱皖玲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金色笔记》
多面丝莱辛
-
描述:
<金色笔记>是当代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它引入西绪福斯神话以突出人类在荒诞的现实处境中的责任.它借鉴了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传统,却挣脱了经典女性文学作品婚姻家庭的窠臼和"圉中情怨"的模式.为了扩大文本的社会维度,莱辛还在<金色笔记>中融入了发生在20世纪的真实历史事实作为小说的前文本.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中,互文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策略被广泛运用.无论从狭义的互文性还是广义的互文性来看,<金色笔记>都具备互文性的鲜明特征.本文以<金色笔记>为分析对象,着重讨论该作品与西绪福斯神话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现
-
巨大的“个人”与“微小”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与市场意识形态的建构
-
作者:
叶秋玲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化
身体书写
市场社会
消费社会
精神生活
女性主义写作
文本
新意识形态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探讨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精神生活问题,首先必须直面的基础是市场社会的发展.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的改革开放为整个中国社会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经济增长蓝图,全民上下都卷入了一场关于"现代化"的主导想象模式中,通过政府的一系列举措,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被彻底转变,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利润分配的主要手段.
-
缅甸作家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
-
作者:
尹湘玲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人生
佛教文化
母亲
文学创作
劳动妇女
缅甸
作品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
描述:
缅甸作家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尹湘玲在缅甸文学史上,女才干不乏其人,而当代缅甸文坛,在诸军崛起的新兴作家群中,女作家也英才辈出,其中佼佼者当推摩摩茵雅。库摩原名杜珊珊,下缅甸岱乌镇人,生于1944年。她七年级开始作诗,高中时期就显露出超群的写作才华,...
-
现当代女性文本与身体叙事
-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叙事
女性文本
文化意味
-
描述:
"身体"是当今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主要应用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现象解读.相比于男性,女性文学的私人化性质使文本更具有亲身性,即更注重身体感受和欲望的表达.所以本文尝试用身体范畴来观照我国现当代女性文本的叙事,展示文本中想象、处理、呈现身体的方式,以及其中体现的女性欲望、身体经验的表达规范,从而认识在这样一个纷纭的世纪,女人从面纱半掩到自如呈现再到放纵狂欢的身体叙事历程,进而分析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味.
-
文学史料的研究运用:以「从清末至五四前期(1898-1919)女性报刊探讨女性新角色的开展」为例
-
作者:
叶雅玲
来源:
汉学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新闻
女性の役割
女性报刊
女性角色
清末民初报刊
清末民初新闻
文学史料
清末民初雑志
女性雑志
-
描述:
中国近现代报刊中蕴含有大量的以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为主体的文学史料,乃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然而在五四新文学产生之前,中国近现代报刊即早已发车刃,这批报刊内容与价值如何?与历史和文学有何关条?值得探讨。为集中研究主题,本文拟先从着录清末至五四前期报刊之目录、报刊通览中搜罗整理出与女性报刊相关之资料,再钩皮资料中发刊辞、论述、专栏等相关言论,结合此段时期历史,冀自零金碎玉中勾勒女性报刊在此政治、文化多变时期呈现女性有哪些新角色的产生,以及旧有角色坛变情形,进而了解报刊与女性文学的发展有何关条。
-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
作者:
尹湘玲
来源:
东南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缅甸文学
短篇小说集
女性生命
加尼觉玛玛礼
文学传统
小说史
文化心理
女性命运
秀玛瓦
德钦哥都迈
-
描述: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东方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最尖锐、最激烈的时期。当时相对先进的西方文化不仅对东方各国的文化结构、文化心理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给东方文学的革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缅甸文学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在西方文化文学及其民主思想的强烈影响下 ,在文学性质、内容、形式、语言的深刻变革和新旧交替中跨入了 2 0世纪 ,开始了民族新文学的历史进程。悠悠百年过去了 ,缅甸文学在经历了短暂的近代转型期后进入现代 ,并从现代文学的初创
-
女性自觉团体方案对参加者女性主义意识的影响之研究
-
作者:
胡蔼玲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自觉团体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台灣的婦女團體自1987年開始推展女性自覺團體至今已經超過十年,團體內容是根據全美婦女組織NOW(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在1960、1970年代在全美各地所使用的女性主義意識覺醒團體(Feminist Consciousness-Raising Group)方案所改編而成,目的是藉由團體成員彼此的經驗分享,使參與者對女性在社會上共同的弱勢處境有所認知,拒絕社會賦予女性的傳統性別角色,並瞭解性別歧視是集體的問題,必須靠集體的方式與力量才能解決。本研究是以參與台北市女
-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定义
-
作者:
邓济玲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种族主义
莫里森
自我定义
-
描述: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是黑人女性主义者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她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第一位受此殊荣的黑人女性。本文用黑人女性主义分析了莫里森的第五本小说《宠儿》,探讨了作者本人及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的自我定义。在白人为主体的男权社会中,为了更好地将黑人妇女控制在一个设定好的、从属的地位,更好地为他们对黑人妇女的压迫辩解,白人将黑人妇女塑造和定义成不同的形象——黑人保姆、淫妇、生育机器、黑人妓女和福利妈妈。自我定义是黑人女性抵制那些受支配形象,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过程。黑人女性知识分子是黑人女
-
试论樋口一叶小说的叙事策略:以《大年夜》《青梅竹马》《十三夜》为中心
-
作者:
庞在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四个月奇迹期
圆形人物形象
樋口一叶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
描述:
樋口一叶矫然独异于日本近代文学史。她自幼酷爱读书,天资聪颖,一生勤奋好学,笔耕不辍,令人敬仰;她于生活困境之时,遭遇解除婚约,令人同情;她于情窦初开之时,遇到思慕之人,怎奈被迫放弃,令人惋惜;她年纪尚小就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如彗星般一闪而过,在贫苦中度过其短暂的人生,令人扼腕。樋口一叶一生苦短,创作生涯区区五年不到,却留下二十多篇短篇小说和大量日记,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天才女性作家。她的小说独具特色,文体“雅俗折中”,文风典雅,文笔流畅,叙事低缓,人物形象立体化,基调悲哀低沉却不令人绝望,字里行间
-
《雅各布的房间》中主人公雅各布的人物塑造
-
作者:
曹晓玲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雅各布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物塑造
-
描述:
《雅各布的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部实验性的意识流小说作品。松散的结构,片段的描写和变换的主人公,是小说的主要特色。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人物创作技法,通过采用独具匠心的人物创作技法,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雅各布的形象。雅各布的形象塑造,不但在结构上完成了对传统小说的创新,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民主;生命和死亡;战争和和平等主题的思考与探索。目前对小说《雅各布的房间》的研究多集中在它的形式上,以文本为基础的人物和主题分析尚无人触及。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方面进行剖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伍尔夫的创
<
1
2
3
4
5
...
31
32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