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学“性别”意识的话语转型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拨,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了“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它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播雅》女性诗歌内容刍议
作者: 岑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女性诗人   遵义   明万历   诗歌内容   女诗人   女性诗歌   明清之际   女性文学   郑珍  
描述: 《播雅》系晚清著名学者郑珍编辑的诗集,存世24卷,共录遵义明万历至咸丰252年间220人诗作2038首。在《播雅》诗集中有8位女性诗人(明代1人、清代7人)的诗歌共68首,这些诗虽从数量而言,仅占《播雅》诗歌的2.9%,但这些诗歌以其丰富而独特的内容与其他男性诗人的作品一起共
本土和异域:女性主义诗学范畴的比较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气质   话语疏离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带来了一些理论范畴的理解差异,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三个基本概念的语境变异,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情境。
缅甸作冢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
作者: 尹湘玲   来源: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缅甸作冢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
综论赵氏闺媛诗
作者: 岑玲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滩文化   女性诗歌   赵氏闺媛  
描述: 以郑珍为代表的沙滩文化闻名遐迩,但沙滩文化中女性的文学创作却少有人关注。郑珍之女郑淑昭嫁与郑珍弟子赵廷璜,赵家特殊的文化氛围孕育了以郑淑昭为首的闺媛诗。婆媳两代的诗歌创作均有诗集流播,并以她们独特的诗歌成就在晚清贵州文化史上造就了一个奇迹,因而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女性文字力量的回归:浅析余翠荣作品
作者: 侯伊玲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阅读   命运悲剧   女性命运   故事   作品   女性文学   力量  
描述: 五月的内蒙古,时常,沙尘在飞扬。在一个刮着风沙的春日下午,我安静地合上了《今夕何夕》,结束了近十多天时间的阅读。细读余翠荣《今夕何夕》,同是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我为之欣然、为之感动。《今夕何夕》这本书中承载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一个个关于命运悲剧的故事,这些女
迟滞与觉醒:论当代女工形象的性别书写
作者: 俞春玲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女工形象   作家立场   性别书写  
描述: 当代女工形象的性别书写大致可以分为压抑期、萌芽期、生长期三个阶段,人物形象的特征及作家写作立场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女工乃至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认知与想象。当代女工形象的性别书写对于工人形象的丰富和深化,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宫廷女性诗歌创作探视
作者: 夏彩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女性   唐诗   女性文学  
描述: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许多女性也展示她们的才华。那些生活在宫中里的女性上自皇帝下自宫女,包括皇后、公主、妃子、宫廷女诗人,通过她们的笔触展示她们的生活、情感与追求。这些多彩多姿的女性诗篇,是研究唐朝宫廷文学与女性文学的一面镜子,在中华诗坛上为自己赢得重要的一席。
萧红小说研究述评
作者: 黄玲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述评   萧红   研究视角  
描述: 萧红的小说研究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带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学批评,1980年代在改造民族灵魂文学传统下的重新审视,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批评框架下的再度解读,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方法都有所拓展。纵览历史发展线索,扫描萧红小说研究的得失,并勾勒出运动的轨迹,不仅可以推动萧红小说研究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也将有助于整个现代文学的研究。
应该抵制的包装
作者: 黄玲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精神生产力   出版商   女性写作   商业行为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男性眼光  
描述: 曾几何时突然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包装”的时代,礼品被包装,名人被包装,连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包装得面目全非。现在,女性文学也难逃被包装的宿命,正一步步沦为出版商赚钱的工具。我们只要大致看一下近几年来女性文学作品出版的几种《丛书》所取的书名,就不难认同这个有些令人尴尬的结论。可以说这几年相继上市的几套大型女性文学丛书,均是在男权中心文化的操纵下出台的,是男权社会男性眼光赏玩的结果。“红罂粟丛书”由著名作家王蒙出马担任主编,书名是对女性最恶毒的诅咒。“红罂粟”者,妖艳而迷人的花,集美艳与毒性于一身。这个书名反映
< 1 2 3 4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