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文学教育·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简析《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
作者:
张陈丽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妇
叛逆
厌世精神
伦理道德
《古诗十九首》
至真至情
-
描述:
女性一直是文人墨客们经久不衰的主题,《古诗十九首》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这些女性在诗歌中以思妇形象出现,并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她们以一种至真、至情的理念呼出了内心的真情实感,颠覆了传统女性形象,把女性的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群女子是成功的,她们不仅唱出了内心的委屈和不满,同时也道出了诗人的个性和反叛。
-
浅析《觉醒》对《创世纪》主题的颠覆
-
作者:
王芳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世纪》主题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
-
描述:
《创世纪》中,夏娃因偷吃禁果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而肖邦在《觉醒》中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堕落的主题,以蛇的意象为线索,使主人公埃德娜在蛇的引领下走向觉醒,却没有像夏娃一般堕落,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肖邦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
本土和异域:女性主义诗学范畴的比较
-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气质
话语疏离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带来了一些理论范畴的理解差异,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三个基本概念的语境变异,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