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奇异的插曲》中尼娜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奇异的插曲》   尼娜  
描述: 《奇异的插曲》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名作,剧中男性人物虽然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女性人物,却被剧作家称作"女人戏",因为凄艳绝美、亦正亦邪的女主角尼娜周旋于并成功控制了多位男性,为我们演绎着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中生存困境和生存方式的人生启示录。她勇敢地反抗父亲的权威,向往真正的爱情,鄙视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尼娜的故事承载着剧作家对女性处境、两性关系和人类社会的沉重思考。
非同一般的女性:残雪、卡夫卡作品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高伟玲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雪   卡夫卡   作品   女性  
描述: 残雪作品中描写了女性,她作品中的女性是非同一般的女性,不是现实中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代表着残雪反抗这个世界的力量。卡夫卡作为男性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却不乏对女性的爱,甚至,依赖女性,恐惧女性。卡夫卡笔下的女性,只是他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可以是性,但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可以是驿站,却不是归程。
个性解放中的孤独者——试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吕文玲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者   早期小说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是一群为追求"个性解放"而彻底反抗传统的新女性。她们在追求中倍感理想无法实现的孤独,虽然通过种种努力无法摆脱孤独,但她们在孤独中仍坚守着人的主体位置。她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孤独是她们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她们慎思独行的开始,是她们不溺于随波逐流的主体性的选择,是对传统的大胆叛逆,是她们对"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挣脱命运,从生存到幸福的跋涉:《灿烂千阳》中主要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张玲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勒德·胡赛尼   灿烂千阳   自我主体  
描述: 结合阿富汗独特的人文宗教环境和政治环境,以及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的亲身经历,解析《灿烂千阳》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男权至上和极端的宗教主义是导致阿富汗女性遭受非人歧视的主要原因,从主体的屈从性和能动性两方面肯定玛丽雅姆和莱拉在逆境中自我主体的成长和突破.
电视穿越剧之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解读——以热播穿越剧《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为例
作者: 王柳力   王艳玲   来源: 新世纪剧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涵化理论   女性群体   意义解读   集体记忆   步步惊心   女性人格   媒介传播   古装剧   女性主义   格伯  
描述: 近年来,介于历史正剧和戏说之间的穿越题材电视剧,引发了热播和评论热潮。湖南卫视播出的《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以往的大多数主流商业古装剧中,它们的叙事机制时常是诱导着观众认同男性主人公的视线,女
解读汤显祖《邯郸记》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郑艳玲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崔氏   《邯郸记》   女性形象   汤显祖  
描述: 汤显祖的《邯郸记》中的女性形象崔氏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独特的性格内涵和形象魅力,充满时代特色。作品通过崔氏这个女性形象,放大了卢生的贪婪和欲望、突出了人性的灰暗和扭曲、凸现了士人的道德沦丧。作为汤显祖在《邯郸记》中所构筑的一个支点,崔氏既是剧本构成的关键所在,也是充满丰富内涵的剧场角色。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玲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大胆热烈的女性形象 质朴自然的男女情爱
作者: 陈惠玲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情美   诗经   女性  
描述: 《诗经》中反映爱情婚姻的诗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诗经》爱情诗中的女主人公性情的率真和大胆泼辣之性情美,再现那些鲜活的女性形象,展示西周时代质朴自然的男女情爱。
个性解放中的孤独者——试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吕文玲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者   早期小说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是一群为追求"个性解放"而彻底反抗传统的新女性。她们在追求中倍感理想无法实现的孤独,虽然通过种种努力无法摆脱孤独,但她们在孤独中仍坚守着人的主体位置。她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孤独是她们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她们慎思独行的开始,是她们不溺于随波逐流的主体性的选择,是对传统的大胆叛逆,是她们对"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慧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曹七巧   十里洋场   张爱玲小说   主旋律   小说作品   封建文化   旧上海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纷繁驳杂的,但是却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很多的相同和相似的,因为他们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最终走向一段悲剧。在她的作品中,主要刻画的是旧上海的都市女人,她们都是古老与繁华不太协调的糅合,她们的命运一般以悲剧收场。对张爱玲的小说作品进行考察,我们能够发现,"欲的自由"和"生的苦闷"是她自己作品的主旋律,描写的是"香港"和大上海"十里洋场"社会的现代文明和封建文化交织渐变的文化背景下的普通女性。综观她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1 2 3 ... 7 8 9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