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182 条
-
《接骨师之女》的女性创伤研究
-
作者:
李金玲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治愈
女性创伤
创伤理论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
描述:
作为当代文坛备受瞩目的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被公认为出色的中国故事叙述者,在华裔美国文学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她的文学创作赢得了世界各地评论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谭恩美的代表作《接骨师之女》是一部充满创伤感的杰作,创伤记忆和伤痛叙述的交织描绘奠定了作品的创伤基调和主题。谭恩美结合自身的创伤经历,深刻地描写了华裔美国女性在异国他乡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和伤痕累累的内心世界,揭开了创伤背后由畸形的文化社会机制造成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强调了华裔美国女性重塑文化身份,摆脱创伤困境的重要意
-
农村妇女组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新洲区的调查
-
作者:
杨夏玲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组织化
农村妇女
组织认知
组织参与
组织需求
-
描述:
农民组织化是我国学界与政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特征日趋明显。农村妇女的组织化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的调查,对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本研究从组织认知、组织需求、组织意愿、组织参与行为、组织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妇女组织化的现状;其次,本研究分别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村妇女组织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研究
-
作者:
杨敏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妇女工作
-
描述:
论文主要是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的妇女工作内容及其经验。为此,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之处给予回答。接下来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二章主要是阐述并分析了在全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的背景,这其中主要是分析了妇女工作开展的条件与时代背景,为共产党顺利地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工作奠定了物质及组织等各方面的基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着抗日救亡和边区建设为中心,在抗日战争的初期(1937年7月
-
《女铎》与民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
作者:
吴艳玲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宗教传播
民国社会
《女铎》
-
描述:
《女铎》与民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
1926-1949年女子财产继承问题研究
-
作者:
周卫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49年
1926
女子财产继承权
《民法?继承编》
冲突与磨合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1926-1949年之间我国妇女的财产继承问题以探索近代中国妇女的经济权利的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对整个社会变迁的深远影响。 在唐代以前,女子对娘家的财产是没有继承权的,从唐代后期到宋代,财产继承出现了一些变化,女子取得了一定的财产继承权,即在绝户的情况下可以继承。之后虽有所变化,但是女子获得的财产微乎其微。到了民国初期,特别是1912-1926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妇女们开始要求在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各方面实现男女平等。1921年,
-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
作者:
杨红玲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邓颖超
妇女解放
时代价值
理论与实践
-
描述:
邓颖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女性之一,在其革命生涯中,有50多年在领导和关注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妇女运动经验,形成其独特的妇女解放理论。早在“五四”时期,邓颖超就在反帝爱国的浪潮下,开始谋求妇女解放,组织和领导天津的女学生及知识界妇女成立女子参政请愿团,致力于妇女的解放实践。经过北伐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其妇女解放思想从萌芽、形成,到逐步成熟、完善,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邓颖超的妇女解放思想:第
-
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繁荣与《红楼梦》的影响
-
作者:
吴艳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后期
《红楼梦》
女性文学创作
-
描述:
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繁荣与《红楼梦》的影响
-
朱淑真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唐燕玲
来源:
温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意识
女性特色
朱淑真
-
描述: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著名的女作家。所作诗词收集于魏仲恭为其编的《断肠集》中,是宋代作品流传数量最多的女性作家。由于所适非偶,内心极其苦闷,其诗词多伤感哀怨的色调,恰如“断肠”之名。又因为朱淑真不愿屈从于礼教的摆布、命运的安排,敢于叛逆,在诗词中大胆“露骨”表达爱情,为当时理学盛行的封建社会所不容忍,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理学盛行的宋代男权社会,朱淑真大胆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女性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女性话语权的强烈追求,代表了封建社会知识女性意识觉醒的萌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朱淑真的女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谭恩美的自传体小说研究
-
作者:
周春玲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传批评
身份建构
自传体小说
谭恩美
美国华裔女性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谭恩美(1952—)自1989年发表处女作《喜福会》以来,其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谭恩美已经出版了5部小说,3部散文集和2部儿童文学作品。在倡导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中,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地位早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族裔小说家的身份,成为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早期的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主题和内容上大多属于自传体文学。可以说,自传体小说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最重要、发展最为成熟的文体形式。(程爱民,2003)美国华裔女性作家谭恩美的自传体小说是女性身份和种族身份的自我书写。作为第
-
中韩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以庐隐和罗惠锡为比较对象
-
作者:
王凤玲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中韩文学
-
描述:
伴随着西方女权思想的涌入,宣扬女性解放思想的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逐渐被引入近代中韩文学舞台,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同时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和主张民族独立自主的韩国“三一运动”为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斗争提供了舞台,“新思想、新教育、新女性”成为当时社会的热议话题。中韩两国的新女性们以此为契机,大胆呼吁“婚姻自主”、“男女平权”。20世纪20年代,中韩两国分别以庐隐和罗惠锡为代表,掀起了宣扬近代女性意识的女性创作之风。<br> 两位作家无论是家庭出身、成长经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