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410 条
-
“被看”到“看”的逆转
-
作者:
赵红玲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回望电影百余年来的发展史,无论男性为主体的经典影片《卡萨布兰卡》,还是男权世界的赞歌《007》系列影片,均没有忽视女性角色的设置。较之于西方电影世界中女性形象的热闹和多元塑造,中国电影银幕上的女性角色显得有些单薄,尤其是在起步阶段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难能可贵的是,第二代电影导演费穆不甘于女性角色被轻视被误读,他在《小城之春》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在故事讲述中完成了自我成长的救赎,这种自我救赎的倔强突破了“被看”的局限,成就了从“被看”到“看”的逆转,这种逆转是费穆对于东方女性用心良苦的援助,也是对于传统女性角色
-
“被看”到“看”的逆转——评《小城之春》的女性角色
-
作者:
赵红玲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女性角色
《小城之春》
东方女性
-
描述:
回望电影百余年来的发展史,无论男性为主体的经典影片《卡萨布兰卡》,还是男权世界的赞歌《007》系列影片,均没有忽视女性角色的设置。较之于西方电影世界中女性形象的热闹和多元塑造,中国电影银幕上的女性角色显得有些单薄,尤其是在起步阶段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难能可贵的是,第二代电影导演费穆不甘于女性角色被轻视被误读,他在《小城之春》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在故事讲述中完成了自我成长的救赎,这种自我救赎的倔强突破了“被看”的局限,成就了从“被看”到“看”的逆转,这种逆转是费穆对于东方女性用心良苦的援助,也是对于传统女性角色
-
《诗·周南·关雎》“淑女”形象
-
作者:
陈惠玲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形象
关雎
周南
审美价值观
具象特征
诗经
硕人
女性形象
先秦时期
审美价值取向
-
描述:
《诗经·国风》中存在着大量的爱情婚恋诗篇,诚如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言:"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周南·关雎》便是其中的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千年前,《关雎》开篇就是对淑
-
张恨水笔下现代女性的妥协与抗争
-
作者:
赵爱玲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妥协
《金粉世家》
张恨水
女性
-
描述:
张恨水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悲剧女性形象,她们生活在男权社会背景之下,命运坎坷。本文以《金粉世家》为例,从众女性的沉沦和妥协、觉醒和反叛、自我解放三个角度入手,结合张恨水和新文学作家笔下女性的分析比较,诠释男权阴影下女性“委屈而不能求全,妥协和抗争的矛盾交织终其一生”,这一文学命题的魅力。
-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陌生化
-
作者:
李君玲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陌生化人物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
俄国形式主义
-
描述: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用以描述文学以及艺术作品通过陌生化的效果而实现审美过程的达成。在丁玲的早期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作者在叙述结构、叙述视角以及细节描写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理论有诸多暗合,在这样一种表现形式下,女性身份得以以崭新的视角去审视,从而产生了莎菲这一新女性的形象。
-
存在的不完满性与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性别建构:兼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个体生命存在主题
-
作者:
李玲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因素
隐含作者
生命存在
霜叶红
茅盾
性别建构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性
完满
-
描述:
茅盾1940年代初发表的《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霜叶》)①精美残篇,综合其早期创作中的两类女性形象,塑造了"既具有东方女性文化的阴柔资旨,又富于雄强的质素"②的张婉卿形象。作品关于张婉卿以母性情怀包容生命陷于颓丧状态的丈夫黄和光这一艺术想象,在已有研究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同隐含作者的立场,赞赏张婉卿的母性情怀。竹内实认为:"茅盾把这
-
林黛玉形象补论
-
作者:
张利玲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为人处事
林黛玉
-
描述:
林黛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印人心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读者评家历来比较关注她那风神独具的清标清纯清奇的气韵和人格。我们以为这种传统批评存在着人为的单薄化纯净化倾向,人们过于夸张林黛玉身上任情率性的浪漫气质,有意无意忽略了特定时代特定文化氛围中艺术典型不可避免的主流文化烙印,其中林黛玉为人处事风格就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审视将有助于完整理解和把握这一典型人物的丰厚内涵。
-
背离男权审美理想的女性角色:论池莉小说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池莉
审美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在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1979年联合出版的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她们研究了西方19世纪前的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这两类形象背后隐藏着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把女性塑造成天使般
-
吴炳传奇戏曲人物形象浅析
-
作者:
张雅玲
来源:
科学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炳
粲花斋五种
人物形象
-
描述:
吴炳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传奇戏曲作家。他的《粲花斋五种》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独具特色:男性形象对待爱情执着痴情,对以往文学中的士子形象是一种巨大的超越;女性形象貌美而才高,二者相比更重其才华。本文试从以上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
雌性的魅惑:浅析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
-
作者:
马玲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性的魅惑
人性书写
严歌苓
-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严歌苓始终自觉地关照女性自身的生存和境遇。她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构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女性世界,充满着雌性的魅惑气息。她将笔触直指人性的深处,写出了极致环境下女人的大勇与大爱。
<
1
2
3
...
10
11
12
...
39
40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