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卫生部举办家庭伦理与精神文明讲习研讨活动
作者: 王平   来源: 中国卫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部长   教育基金会   凤楼   部直属机关   人格教育   家庭伦理   五好文明家庭   夫妻恩爱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最近,卫生部直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和国际教育基金会联合在京举办了家庭伦理与精神文明讲习研讨活动暨夫妻恩爱祝福庆典仪式。卫生部副部长彭玉、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张凤楼、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石竣淏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王安忆   文学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一、概念严格地说,“女性文学”直到九十年代才成为中国文学界、学术界一个类型化的话题与课题。随着“女性”或“妇女”从意识形态上和理论上被抽象出来,也随着“大写的人”的文学框架的解体,“女性文学”成为在文学中进行再抽象后的新的理论范畴。这个概念坚执地认定...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中国女性文学   政治文本   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   性别文本  
描述: 二、方法在20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文革”后的文学视野里,女性文学无疑已是一种触目皆在的“物质”景观。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女性的“缺席”与“缄默”已成历史陈迹。女性作家的群体涌现以及性别意识在文学文本中的贯彻和张扬,构成了对男性文学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世界   曹七巧   王安忆   陈染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权思想   张辛欣   田家冲  
描述: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女性文学”的内涵和视野
作者: 王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的内涵和视野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爱情悲剧的主客体思考
作者: 王兵   来源: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爱情悲剧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爱情婚姻的悲剧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经济与封建势力对爱情的摧残;传统爱情观的崩溃与新型爱情观的确立;追求高层次爱情过程中女性性别意识的失落。这三个阶段反映出新时期女性痛苦的成长经历以及当代社会艰难的发展进程。
关于“姐妹情谊——姐妹之邦”的书写
作者: 王向阳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叙事活语   姐妹情谊   女性文化理想  
描述: 女性文学有关“姐妹情谊”或“姐妹之邦”的书写,在同男权文化左冲右突,在承受着转型社会女性特有的焦虑和内。心分裂之中,播撒在一些女性文本的深层,代表了写作的女性对男性中心价值的窥破,在对同性求索中观照和建构女性自身,从而体现一种女性文化理想。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作者: 王金胜   来源: 莫愁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十九世纪女性文学的革命之作——《露丝·霍尔》
作者: 王小梅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意义   女性独立   文风   结构  
描述: 美国十九世纪女作家范妮·弗恩的长篇小说《露丝·霍尔》具有与众不同的革命意义。这种革命意义体现于小说犀利、辛辣的文风 ,貌似松散、实则紧凑有致的结构和提倡女性独立的主题。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部小说在十九世纪女作家的作品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另一扇开启的门:从女性文学批评视角评陈染《私人生活》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意识   男权意识   性主体  
描述: 本文站在女权主义批评立场,试对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重要文本《私人生活》作一评析:小说以女性灵魂的锐度和情感的脆度,大胆表现了以往同性作家少有涉及的性爱主题,对自恋、同性恋、异性恋作了热烈赞美。小说颠覆并消解了男权文化传统中女性性客体的角色定位,赋予女性以主动者、支配者、征服者的性主体姿态驾驭男女间的性爱关系,体现出作者强烈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在选择异性性爱对象的标准、对同性性爱对象潜意识中的敌意、对被诱奸过程不厌其烦回味无穷的热情描绘中,又显现出小说女主人公和作者陈染思想深处男权意识的清晰烙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