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敦煌变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段王静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敦煌变文  
描述: 狭义的变文是指在文首、文中或文末明确标有“变”或“变文”字样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具备佛经故事神变、变幻的特点。在体式上,变文具备散韵相间、存在入韵套语的特征①。本文对狭义的24篇变文作综合性探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敦煌变文中女性形象概观”。通过对变文作品进行筛选,本文梳理了狭义的变文作品并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在“以家庭角色为标准”和“以社会地位为标准”两种分类方法中,本文选定了“以家庭角色为标准”的分类方法,把敦煌变文的女性分为在室女和出嫁女两类。第二部分,“敦煌变文中女性形象的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意义   电影创作   科幻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最近几年,依赖于新科学技术的科幻电影数量逐年增多,制作逾加精良,高品质的视听享受得了到观众的高度评价,科幻已经从过去的晦涩难懂和过分注重理性、逻辑转变为广泛运用电脑特技将艺术性、商业性和观赏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以女性为叙事视角,让女性成为叙事主角的女战士形象,特别是女性救世主是近几年来科幻电影发展中最大的亮点,女性不仅从传统的红颜祸水转变为强悍的女战士,更是成为科幻片中最强势的主角。当然这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独特的形象,西部片、恐怖片、歌舞片等类型电影中都存在的现象,但科幻电影中的这种现象是最有科学依据的。科
中国网络广告女性形象研究:对中国网络平面广告的内容分析
作者: 王皓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形象   中国网络广告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描述: 广告在现代社会及人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并且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传达信息的一种有效媒介,同时也是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的一股普遍力量。在现代广告中,不管其目标群体是女性还是男性,女性形象都被作为吸引受众目光和推销产品的手段,广泛而频繁地使用着。然而,众多相关研究表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往往都被刻板化地塑造为贤妻良母或者是性对象,它们显然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女性群体。而广告因为其无间断性和普遍性,会强化其中的刻板形象并反过来影响女性对自身的认识,从更大的层面来说,影响整个社会对待女性的方式和态度。目前众多研
被建构的女性形象:萧红传记研究
作者: 王世婧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形象   传记   萧红  
描述: 萧红,这个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女作家,仅仅走过了人生漫长旅程的31年,却在不到十年的创作之路上为我们留下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从1933年4月,用笔名悄吟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弃儿》,到1935年在上海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出版的成名作《生死场》,在到后期重要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她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萧红一生飘零,命运不济,情路曲折,英年早逝,这传奇的经历吸引着无数人,其死后为其著书立传者更是不计其数,且不同版本的传记更有不同的声音,让我们在不同的传记作家
朴景利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赛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义   女性形象研究   性格   类型分类   朴景利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朴景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朴景利是韩国近现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其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女性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女性人物的命运发展及对其形象的刻画描写,来展现当代社会现实以及对国际民族社会等的思考。本文首先探讨了关于朴景利小说及人物形象的各种研究,介绍了研究现状。同时也说明了进行女性人物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目的与方法。本文将朴景利小说分为两大部分,即初中期小说和后期大河小说《土地》。对这两部分中的几部重点作品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意义,将女性人物按照对于社会现实做出的回应标准进行类型化区分。在这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睿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知   知识分子   女性地位   态度  
描述: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从22岁初登文坛到35岁自杀,芥川的创作生涯只有13年,但是在这短暂的13年中,他娴熟地驾驭了各种体裁,在小说、小品、诗歌、随笔、游记、评论等多个领域上成就斐然。评论家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学史序说》里对芥川龙之介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如果说19世纪20年代的‘大正民主’理论上的代表者是吉野作造①的话,那么文坛的理论上的代表者就是芥川龙之介”。然而,芥川龙之介短暂的一生都笼罩在悲观厌世、消极的情绪之中,最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他的人生从
爱丽丝·沃克《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可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价值   《紫颜色》   爱丽丝·沃克   黑人女性形象   觉醒  
描述: 爱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颇为重要的黑人女作家,她特别注重黑人女性的成长,积极地为黑人女性代言,提出了“妇女主义”的理念,并在其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作出了详细的解读。沃克积极促进妇女主义思想,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实践,使她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蕴。沃克的《紫颜色》体现了妇女主义的特点,她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女性新形象,通过对这些黑人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解读,不仅有利于推动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而且对黑人妇女乃至整个黑人民族的解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黑人女性,沃克对黑
埃德加·爱伦·坡作品中女性形象及男权意识的解读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埃德加·爱伦·坡  
描述: 本论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出发,对爱伦·坡的著作进行深入解读,旨在诠释坡的男权意识,探究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性别认同。本论文还将坡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中所描绘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加以比较,旨在为坡的性别建构提供概览,从而引起读者对其作品中的社会政治层面问题的更大关注。通过对比坡在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我们发现坡是一个有着很强男权意识的作家。事实上,坡诗歌中的男性形象塑造是从正面对男性主体建构的过程,而女性形象塑造则是从反面通过建构“他者”来达到男权意识的自我建构。借助对“美女之死”和古代英雄
梅娘女性意识的生成及其女性形象塑造的得失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梅娘女性意识的生成及其女性形象塑造的得失
Moment in Peking两个中译本女性意识再再的比较研究
作者: 王菡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性意识   《瞬息京华》   林语堂  
描述: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许多不同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才干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批判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鼓励女性打破封建传统的束缚,体现了明显的女性意识。本文在女性主义译作评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林语堂的文学作品Moment inPeking的两个中译本张振玉的《京华烟云》和郁飞的《瞬息京华》。通过从对父权制的批判、对女性经验的描写和女性形象的刻画三个方面的翻译进行对比,作者试图发现译文是否完全再现了原文中的女性意识。通过比较研究,本文作者发现,虽然两位译者都不是典
< 1 2 3 4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