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碰撞与精神遇合——论五四女作家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语境
-
作者:
王珊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体验
基督教文化
社会境遇
五四女作家
历史语境
现代文学
接受
-
描述:
五四女作家大都受过良好的基督教文化教育,自身都有着皈依基督的经历,因而常常用赞赏的心态礼赞耶稣。她们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既有社会客观存在的原因,即特定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语境,又有源自主体本身的审美认识和心理需求,即个人独特的身世经历和情感体验。把她们置于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分析她们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语境,有利于我们把握她们的创作个性以便拓展女性文学研究。
-
论中国现代家族叙事文学中的生命群像
-
作者:
王蕾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叙事
生命群像
现代文学
宗法文化
-
描述:
本文围绕着中国社会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家族文化对“人”的制约与戕害,研究家族的解体构成的象征意义,探讨在家族生命群像背后隐匿的精神空间、拯救力量和消解能力。 全文可分五章: 第1章
-
唐群英女权思想研究
-
作者:
王世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群英
辛亥妇运史
女权思想与活动
-
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唐群英则是领导这一潮流的中坚人物,其女权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与辛亥前后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紧密相连。本文根据唐群英女权思想发展脉络,分四个阶段对其男女平等思想、女子救国思想、女子参政思想、女子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以唐群英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为线索,着重探讨她的男女平等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第二部分阐述了唐群英的女子救国思想。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留学日本的唐群英不仅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并将其转化革命活动,产生
-
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另类写作研究
-
作者:
王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另类写作
后现代主义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文学是90年代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卫慧、棉棉以及安妮宝贝、九丹等人的"另类写作"就在此时登上文坛,向人们展现了一道女性文学的别样风景.目前的女性文学研究一般到陈染、林白等以"私人小说"出名的女作家就戛然而止.有关卫慧、棉棉以及安妮宝贝、九丹等人"另类写?
-
试论汉代女性文学
-
作者:
王文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容情蕴
特质
汉代女性文学
文化背景
-
描述:
该文主要以汉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为论述的重点,并分为三部分加以梳理和分析,力图展现其整体特色与个体风格.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汉代女性文学的文学背景及其特质.首先介绍了汉以前女性文学的发展简况.并从汉代儒礼的熏染和专门的妇德闺范教育两个方面来阐述汉代女性受到的教育.以及此教育对女性创作产生的双重影响:深受儒学的影响,并在创作中自然流露而出;女性有了读书识字的能力,为其文学创作准备了条件.探讨了汉代才女创作在创作主体、写作题材、文学体裁、整体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质,展现贯穿于其中的一些共同特征,从整体上把握汉代女
-
女权理性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
作者:
王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理性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妇女意识
-
描述:
在21世纪的当下,女性文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从各个角度和视点对其进行观照的论文和专著非常之多,其中女性主义理论逐渐成为主要的思想指导和框架基础。以20世纪中后期形成的女性主义理论来回观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并以此为标准来重估文学及创作主体的价值已经成为一种代表性的模式。但本文没有使用这种模式,而是选取了女权理性作为突破口,将视点回复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本源,并从那里顺流而下,力求回复历史的客观与真实,并最大限度地领略历史遗留的启示,女性主义作为构成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权理性的重要理论资源,也会在合适的板块中进
-
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
-
作者:
王萌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明至民初
女性创作
主体意识
-
描述:
晚明至民初的女性创作一直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少有研究者涉及,即使有,也只是作家的个案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群体或某一体裁的一般性考察,缺乏总体性的观照和研究,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对其有一个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从晚明开始,女性创作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女性的主体意识出现了朦胧的觉醒,只是它并不像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鲜明而已,而且此时的女性创作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一直是在困扰着女性,即使到今天也还未能很好解决。本文试图综合考察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探寻其主体意识萌发的历史背景和表现方式,以及对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
妇女热线与妇女心理健康
-
作者:
王行娟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妇女
心理咨询
妇女热线
-
描述:
目的通过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热线调查妇女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热线咨询的形式了解各界妇女的心理卫生状况,对热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国妇女的心理状况与世界妇女心理状况是相似的。近些年来,中国妇女自杀率一直高于男性,是世界上自杀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从这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女性心理疾患的严重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结论在目前,有必要加强对妇女的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妇女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卫生部门有必要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使城市广大妇女获得心
-
简论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王晓英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19世纪
女性主义
小说
-
描述:
简论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
-
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理论前导——重读“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论
-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五四”时期
现代女性文学
文论
-
描述:
“五四”时期妇女文论是女性文学发生的理论前导 ,对女性文学有多方面的思想指导。“五四”妇女文论的突出特征是鲜明的妇女问题意识 ,明智地把妇女问题视为社会问题 ,男女两性共同的问题 ;妇女是文化的尺度 ,妇女问题说到底还是文化问题。这些认识开启了女性的心智 ,提高了妇女的觉悟 ,使一些知识女性在反封建主义的道路上选择了写作的生存方式。并以文学为中介传播启蒙主义和一切进步文化思想 ,以其所创造的新女性艺术形象具体阐释了妇女学理论 ,并且在妇女学理论与女性文学之间又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