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9 条
-
知性与女性精神困境的双重变奏——论徐坤的小说创作
-
作者:
王宇坤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困境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知识分子
徐坤
-
描述:
作为以女性作家和年轻学者双重身份出场的徐坤,其写作具有多种多样的美学风格。她先以反串男角的身份冲入文坛,“如入无人之境”地肆意调侃;又以女学人的边缘身份在女性文学中开出了不同于“私人体验”的另一条道路。在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徐坤不但以游戏狂欢的姿态着力表现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还以深沉的女性意识展示着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精神病苦。在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的互溶、交织中体现出女学人独有的特质与情怀。徐坤如此关注“人的生存”,这决非偶然,而是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她的横空出世,
-
明代女曲家研究
-
作者:
王莉芳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散曲史
明代女曲家
明代散曲
-
描述:
明代女曲家研究是学界相对陌生又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个课题。 本文在全面考查明代女曲家生平、创作的基础上,结合明代社会文化背景,着重论述其散曲创作的题材倾向和艺术风貌,并试图探讨与女曲家创作相关的一些问题,以求拓展明散曲研究,以及明代文学和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人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对明代女曲家生平及曲作情况做了全面、细致的考订和梳理,扩大了研究对象。前代论者多将目光集中在黄峨一人身上,对其他女曲家鲜少涉及。笔者在《全明散曲》的基础上,多方查找,所论述的明代女曲家队伍已达到30
-
中国新时期女性话语的探索与演进
-
作者:
王恺华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以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为切入点,来探讨女性创作话语的演进过程。在探讨过程中,通过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纵向比较和中国女性文学理论发展的横向比较,以期达到多方阐释女性话语的演变意义和女性书写的审美特征。
中国女性写作之所以在新时期以后蔚然成风,不仅得益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觉醒后的女作家们开始认识到,“文学”自身其实是具有“性别”特征的。女作家们开始自觉地把“性别”作为一个基本范畴运用于文学创作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创立一套,或者说,一系列
-
明末清初江南才女身世背景之研究
-
作者:
王慧瑜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南才女
閨閣
-
描述:
本論文主要探討才女的身世。才女在傳統社會約束力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學才華。此外男性在當時又如何看待女性「才」的問題,是支持還是反對?社會條件為何?為何出現如此多才女?而才女標準在哪?所謂才女有哪些身世?一連串的思考,使筆者對於明末清初時期才女出現倍感興趣,欲一窺明末清初才女的世界。本文將明末清初時間限定在萬暦元年(1573)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例如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其中收錄的的明、清女性出版品眾多,尤其清代佔收錄總數百分之七十五,明末與清初的文學活動環環相扣,故本文將時間定在明末清初。其
-
女性走向自我的心路历程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散文
省查
人文精神
女性文学
-
描述:
散文作为“美文”,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秘密最自由的显现方式。它的物质外壳是日常、人性且质朴的,而它的内在核心则饱含丰富的感情、思索以及对现实的尖锐触及。
女性散文指女性文学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新时期女性散文与同时代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取同一路向,成为本时期散文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只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女性散文的理论研究仍处于基础阶段,理论成果零碎、分散、不系统,相对人才济济、创作成果丰盛的作家作品来说,显得很不协调。
把女性散文置于二十世纪中国宏阔的思想文化背
-
林白小说的女性话语特征分析
-
作者:
王志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个人话语
女性意识
林白
九十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
-
描述: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形态多元化的语境下,西方女性主义对中国的女性写作产生深远影响,承袭本土女性创作的脉络,九十年代女性写作逐渐表现出强烈的女性话语权力欲求,尤其以林白为代表的个人化写作,她们坚持以“边缘话语”、欲望化叙事的特征开拓女性意识。本文以个人色彩尤为鲜明的林白小说为个案,从“话语”的宏观角度,通过存在话语、个人话语、性话语逐层深入分析其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探讨女性日益明确的话语欲望,肯定九十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对男权文化的解构意义,发掘当代女性文学的美学自觉,并略论私人话语的困境及个人话语与公共话
-
女性意识及其超越
-
作者:
王志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意识
超性别意识
女性文化的建构
女性写作
-
描述:
女性写作在90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对20世纪以来女性写
作的历史延续,它必将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有所超越与突破,而且它对于消解
文本中的男权文化也有一定的意义。这也正是本文探究90年代女性写作的
必要性所在。在此,女性写作包含了多种可能性,既突现了强烈而鲜明的女
性意识,又超越了女性意识,从而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
试图对90年代女性写作进行整体的描述,揭示其深层的文化意义,呈清它
内在的发展趋向。全文包括三部分。
-
通向自我的之路--对《觉醒》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晶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自我
死亡
女性解放
-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被认为是历史上由美国女作家所著的第一部取得美学上成功的小说,同时也开创了美国传统女性文学的新时代。小说在描写主人公的性和社会解放方面均超越了前人。我的论文主要探索主人公的觉醒历程和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理解她的死,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肖邦的作品。本文的三章有机的构成一个整体意在得出:只有超越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身份认同标准,一个新的自我才能重生。
-
抒情之承继,传统之演绎-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学风格及其策略运用
-
作者:
王钰婷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年代女性散文
抒情传统
中国性
文学场域
-
描述:
不同於以往對於五○年代文學往往集中在反共文學、傷痕文學評論的立場,在此要討論五○年代女性文學最大宗的抒情散文現象,並且提出一個新的詮釋框架「抒情傳統」,來重勘五○年代文學史與女性散文史。本論文從女性散文的抒情傳統體系:文化體制、生產建制網絡、現代性三方面來進行討論,以釐清女性抒情散文在五○年代文學場域中獨特的位置,並從文學場域多重結構之運作,來梳理女性散文與主導文化、文藝政策、市場機制以及文學思潮(比如說與菁英、前衛的現代主義之間)辯證性地交鋒,釐勾勒出女性散文與文學史建構之間的對話,並定義女性抒情美文特
-
台湾新编京剧的女性意识——从女性形象为何需要重塑谈起
-
作者:
王安祈
来源:
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台湾京剧创新之路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从早期「剧本叙事结构、剧场设计、乐队」等的创新开始,到了最近五、六年,新编剧作的新意明显的集中在「古代女性形象的重新探索与形塑」。本文欲以国光剧团的《王有道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