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热线与妇女心理健康
-
作者:
王行娟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妇女
心理咨询
妇女热线
-
描述:
目的通过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热线调查妇女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热线咨询的形式了解各界妇女的心理卫生状况,对热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国妇女的心理状况与世界妇女心理状况是相似的。近些年来,中国妇女自杀率一直高于男性,是世界上自杀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从这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女性心理疾患的严重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结论在目前,有必要加强对妇女的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妇女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卫生部门有必要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使城市广大妇女获得心
-
女性游记与近代知识女性的身份建构——以《妇女杂志》(1915-1919)为中心
-
作者:
王凤仙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女性游记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古代女性深居闺阁,足不出户,在狭小的家庭空间中,无游可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思想启蒙、变法维新、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女性开始呼吸到外部世界的气息
-
超越性别彰显个性的艺术追求:席佩兰文学思想刍议
-
作者:
王郦玉
来源: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八辑)——中国文化的理念、偏好与争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清代中叶,才媛辈出,女性的文学才华通过诗、词、曲等多种文学样式得以展现。此中不乏见识卓绝者,在其文学作品中也表达着自己对于人生、对于文学的认识与态度,突破了传统性别角色的局限,散发出自身思想的光芒,席佩兰便是这其中引人瞩目的一位。引言:席佩兰与《长真阁集》席佩兰出生于公元1760年,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小名瑞芝,一字韵芬,又字道华,号浣云,因擅画兰花,因此自号佩兰。席佩
-
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
-
作者:
于守艳
王晶
来源: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当女性学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力图参与到教育的主流,发挥性别视角在教育中的影响作用时,其批判与反思的锋芒指向了知识传统以及教育关系,女性学主张教学中要贯彻女性主义的精神,重视女性经验和话语对知识的参与式建构,改变教师作为知识持有者的权威地位,把教师也作为处在情境和历史中的主体之一,在知识把握和自我认同上注重个体经验的前提
-
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
-
作者:
王先科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默市》
幻想性
津岛佑子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小说《默市》中,人物和时间等设定与作者津岛佑子本身的年谱基本上是重合的。这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与作者几乎是等身大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笼罩着一层私小说的色彩,但在写作手法上,津岛却通过强烈的幻想性和和理想化的虚构性最终勾勒出与私小说截然不同的私。这种私不但超越了作者自身的真实,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私小说。
-
女性的美与力——关于冰心与池田大作之女性观
-
作者:
王炳根
来源:
2008年和平发展中的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池田大作
女性观
冰心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的美与力——关于冰心与池田大作之女性观
-
葛水平:独特的性别触摸
-
作者:
王巧凤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山西女性文学作为山西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开始引人注目。2004年上半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宣告了蒋韵与葛水平作为山西女性文学现象存在的事实。《黄河》接二连二推出葛水平新作,各小说刊物转载选登,进一步强化了葛水平小说被注目的程度。2004年10月30日,由省作协、长治市作协主办的"葛水平小说
-
台湾新编京剧的女性意识——从女性形象为何需要重塑谈起
-
作者:
王安祈
来源:
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台湾京剧创新之路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从早期「剧本叙事结构、剧场设计、乐队」等的创新开始,到了最近五、六年,新编剧作的新意明显的集中在「古代女性形象的重新探索与形塑」。本文欲以国光剧团的《王有道休妻
-
江苏作家余一鸣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王佳琴
来源:
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书写
小说
余一鸣
女性
-
描述:
近年来,江苏作家余一鸣的小说备受关注,其中女性书写之于余一鸣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小说揭示了在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在官场、性文化和自身的性别意识方面遭遇着被无声吞噬的悲剧命运;在资本条件下父权制和资本合谋,女性作为资本等级结构中的底端猎物被劫掠,女人神圣的生育、母性和情感在资本的强力下纷纷陷落,资本强化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角色定位;个别女性形象反抗现状所蕴含的女性解放的可能性则仍然呈现了女性作为一个整体
-
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
-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东方丛刊(2007年第2辑 总第六十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贞"与"色"在女性的传统伦理规定中有着水火不容的两极性。"贞"即完全归附于男性,成为所嫁男性的专利品,为其而生而死,对于他者男性,则绝不许有女性的性别意义;"色"突出着女性对于男性的性别分立,以女性色相唤起他者男性的玩赏或者归附。前者为女性之"隐",后者为女性之"显"。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生活及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