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
女性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倾向
-
作者:
王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者
网络文学
女性意识
-
描述: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发展迅速,拥有了众多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读者。国内的网络文学研究已经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对于专门针对网络文学女性作者的研究还比较少,有深入探索的研究空间。本文从分析网络文学女性作者的代表作入手,研究女性网络文学作者在写作中表露出来的创作倾向,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章探讨女性网络文学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性别意识,在分析她们描写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之后,论述了在女性网络作者的创作意识中,一方面前卫现代,要求女性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依然把自己置
-
论苏童女性书写下对人性的思考
-
作者:
王永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
意象主义
对抗冲突模式
女性书写
人性思考
-
描述:
苏童是成名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代作家,由于他对女性的成功书写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的女性书写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苏童的研究数量繁杂,但对其女性书写下的关于人性的思考研究不多,所以本文尝试对此加以研究。<br> 本文从三个部分展开:<br>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苏童在女性书写中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苏童在女性书写中运用的叙事技巧。本部分从妓女化人物设置、非历史化的表达、女性-女性的对抗冲突模式和意象主义表现手法四个部分来解析苏童女性书写的叙述模式。通过解读文本得
-
周密词学思想与词风研究
-
作者:
王慧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词学思想
词风
统一性
周密
差异性
-
描述:
文章试图以周密的词学思想和词体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周密的各种笔记、词前序文及词选《绝妙好词》中总结梳理存在于其中的词学思想,并力求在其词学理论的观照下总结、印证周密词风的特点;还从周密词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的比较中探究出两者之间差异性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学术界对周密及其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从周密各种笔记、词选《绝妙好词》、词体创作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概括出周密词学理论的端倪以及前人对其词风的定位和评价。正文分为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整理归纳周密的词学
-
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嬗变
-
作者:
王美珍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儿童的发现
儿童观
儿童形象
-
描述:
在中国现代小说人物形象研究中,知识分子形象、母亲形象、农民形象、新女性形象、留学生形象等都曾经成为一个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且有的已形成一个丰富的形象系列。但对中国现代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儿童形象的研究却少有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现象之一是伴随着“人”的发现,大量的儿童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鲁迅用儿童视角完成了他的第一篇作品《怀旧》;1918年5月,在“救救孩子”的沉重呐喊声中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诞生了。以此为肇端,随着现代儿童观的确立,中国现代小说中创造了大量颇具内涵的儿童形象,在这些形象身上表现了作
-
广告中的两性形象及其对当代妇女文化地位的影响与反思:以十年“中国广告节”为例
-
作者:
王昌逢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形象
女性文化地位
中国广告节
-
描述:
广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广告中的性别形象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广告并非简单直接的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化进程,但对人们现有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态度起到增强作用。广告中的男女形象,能够体现男女两性性别文化地位。所以,通过分析广告中两性形象,可以归纳出女性文化地位的变化。中国广告节是中国广告业最具权威
-
赛珍珠创作思想探微
-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民观
社会伦理观
小说创作思想
女性解放
文化归属感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是美国著名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长达41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她身上体现着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理解、共融过程。蕴藏在她那上百部作品、演讲稿、书信等作品中的中西文化思想以及她本人对中西文化融合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使得她理应成为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从史学角度给予关注的一位重要作家。 本文围绕赛珍珠的小说创作思想这一主线分别讨论了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伦理观、女性观和农民观。 第一章赛珍珠的社会伦理观。这一章首先探寻了赛珍珠的融合中西的
-
试论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性别观念建构的影响
-
作者:
王越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大学生
网络传播
观念建构
-
描述:
互联网的普及,为人类在信息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沟通手段,在某些程度上甚至颠覆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格局,相较于传统媒介,网络在现代人获取知识、交流信息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CNNIC在2010年1月
-
“三言”作品内容之趋“俗”性探究
-
作者:
王军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欲
物质环境
社会意识
趋“俗”
-
描述:
冯梦龙编著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计120篇小说,一部分是作者对已有的宋元话本进行改编得成,一部分是作者依据晚明社会图景拟照话本形式创作而成。观其作品内容,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篇,都在小说人物形象的选取上、民风民俗的表述上和真实人性的张扬上,体现出强烈的趋“俗”性。透过文本,我们从作品所处时代的物质基础、精神氛围以及作者的主观因素上,都可寻出作品内容趋“俗”的现实根源。本文对此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进行表述:上编主要勾勒出作品内容趋“俗”性的文本表现。其一,在人物形象
-
逆行的文学精灵:迟子建小说论
-
作者:
王涛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观
温情主义
诗意
自然
迟子建
-
描述:
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刚刚踏上文坛之时,迟子建的文字中总是表现出一种与文坛和社会中心有所疏离、而又不至于太过强调自我的创作倾向。在浮躁的当代文坛,迟子建始终致力于挖掘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坚持自己对于生活的真诚、简单的理解和对生活诗意的领悟:她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现代生活的逃离,反映了她对原始生活的期待;她见证了生死经历了离别,更加感慨生命的无常和伟大;她始终以悲悯的温情主义,执着地表达对那片黑土地深深地眷恋和感激。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结语以及正文三章。笔者试图从迟子建小说的主题、形象、艺术手法等角度出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论方方笔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重负
-
作者:
王小红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宿命
方方
知识分子
精神重负
价值诉求
-
描述:
方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有很深的家学渊源。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质融入到她的血脉之中,因此知识分子题材在方方的小说创作中也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作为一名极具知识分子意识和使命感的作家,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持续关注成为她小说创作的重心所在。方方笔下的知识分子题材,主要以祖—父—子三代知识者为代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三代知识者的生命以及命运形态虽然各异,但在实质上却是连贯且相同的生命和命运悲剧。当我们对方方笔下的知识分子题材进行整体性分析时,可以发现,知识分子普遍遭遇到精神的迷茫和困惑,在困惑中或生命消亡,或精神萎缩甚
<
1
2
3
...
39
40
41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