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突围后的别样风景——解析海男在系列云南作品中对性别身份藩篱的突破*
作者: 王蕾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南作品   海男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采用女性文学、叙事学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阐释海男立足于地域关照,在系列云南作品中突破性别身份桎梏,转而关注普遍人性的种种努力,解析海男的写作对云南女作家的有益启迪。
美到家:成就每一个宠爱自己的女人
作者: 王立新   来源: 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用户   实体店   线下   化妆品品牌   过美   女性学   人能   家相   成本限制   互联网出版  
描述: 曾莞晴曾在自己的创业告白书中表述自己的创业初衷:“成就每一个宠爱自己的女人,把每一个女人当作明星一样的宠爱。把每一个明星能享受到的专业美妆、造型服务,以亲民的价格,通过简单的操作,带给每一个对生活怀有美好信念的女人,带给每一个希望遇见最美好自己的女人。”连接美丽工匠与爱美女性学艺术专业、做过互联网出版、开过美妆实体店的80后女性创业者曾莞晴希望通过“美到家”将美丽工匠与爱美丽的女性用户连接起来。对爱美的女性用户而言,美到家不仅降低了她们
论大众传媒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的关系
作者: 王欣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大众传媒   女性文学   双刃剑  
描述: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从宏大叙事的价值观转向个人化、私人化,女性主义文学得到迅猛发展,堪称是女性文学思潮的绚烂期,同时也是大众媒体逐渐占据社会主流话语地位的时期。以图书、杂志、影视、网络四种大众媒体主将与女性文学的关系为例,以发掘它们在推动女性文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女性文学研究:广阔的道路
作者: 王富仁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标题   文学论文   现实主义   秦兆阳   女性文学研究   道路   50年代  
描述: 《人与衣:张爱玲〈传奇〉的服饰描写研究》,邓如冰著,即将出版秦兆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发表过一篇文学论文,题目叫《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当时我读了颇受感动,至今认为是在那时读到的一篇很好的文学论文,现在我将它的副标题移用于女性文学研究上。
试论当代日本女性文学的特徵
作者: 王宗杰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私小说   身体叙事   言语论小说  
描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女性文學創作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多元化發展態勢,這一時期的女作家們注重自我生命意識,張揚女性主體精神,以清醒、審慎的理性思維和豐富、細膩的感性探求人生的價值,表述女性的生命體驗。在當代各種文學思潮交匯之中緊密與時代相契合,其文本在私小說、語言表述方面表現出鮮明的反叛色彩和創新特質,包含了濃厚的文化意蘊和現代意識。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渊源
作者: 王桂荣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现代   女性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有其自身的文化渊源,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另一方面来自于西方文化,特别是女性文学的影响。与此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为女性自身文化心理提供了一种选择,女作家以群体的形象在平等的、觉醒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
日本女性文学进入新时代
作者: 王成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野津子   女性意识   文学评论   日本   女性文学  
描述: 日本女性文学进入新时代
独具慧眼观两性别具匠心品女人: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时代和历史的巨大变迁,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女性从历史地表之下浮出的艰辛和在同男性子辈并肩反抗压迫的历史之中伴随着文学话语的流变,常彬教授的专著<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对女性文学话语的流变予以重点的关注与详尽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常彬教授在女性文学方面的造诣和研究的深入.
从池莉《她的城》谈女性写作的新走向——女性文学教学札记
作者: 王叶青   来源: 荆楚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姐妹之邦   女性写作   日常生活   性别话语  
描述: 池莉《她的城》以广阔的生活场景、清醒的性别意识和深刻的反思力度呈现了女性写作一个新的书写时代。种种迹象表明,女性写作正以平静而从容的姿态,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重叙姐妹之邦,探寻双性对话,获得性别身份认同,努力构建全新的性别话语,从而在实现女性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生命的丰富多彩,思考人的全面解放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女性学”课程设置初探
作者: 王振杰   来源: 职业时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领域   课程设置   专家学者   女性发展   女性学   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学作为一门学科源于西方,形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基于社会改革开放和女性发展的需要,得以迅速发展。在短短的20年中,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女性学学科建设从无到有,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构成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教学机构和学术领域尚属初创阶段,至今未能进入学术殿堂的主流,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方面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
< 1 2 3 ... 11 12 13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