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志】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觉醒》之沉浮与美国妇女解放
-
作者:
杨华
王志永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美国妇女
肖班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文学创作
十九世纪
意识觉醒
世纪初
女性
-
描述:
凯特·肖班(1851——1904)是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她生平有100多部短篇小说和几部长篇小说,还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随笔和
-
妇女在世界上的地位
-
作者:
王志民
来源:
国际新闻界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基斯坦
牺牲品
工业化国家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人工流产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第三世界妇女
-
描述:
——在世界很多地区,政治、经济的进步反而使妇女状况退步了
-
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女性旅游行为
-
作者:
王志琦
来源:
旅游研究与实践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行为
结构差异
行为差异
度假旅游
闲暇时间
现代妇女
商务旅游市场
决策方式
女权主义
家庭旅游
-
描述:
一、前言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现代妇女运动出现以来,对女性和她们的经历和行为的各方面研究文章日趋增多,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性别的差异去研究两性间行为的差异。然而,关于女性和她们的闲暇行为的了解,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人们倾向于只从生理结构差异方面去解释两性间旅游行为差异,这是远远不够的。性别和行为之间的联系正得到越来越完整的解释。而关于女性和她们
-
新时期妇联组织职能定位的思考
-
作者:
葛瑞芳
王志英
来源:
探索与求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工作
妇女利益
妇联组织
新时期
国际妇女组织
社会发展的要求
职能定位
石家庄市
妇女发展
妇女工作
-
描述:
在过去50年中,妇联对促进妇女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变化,妇女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联旧有的职能显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 一、妇联组织职能的发挥及存在的问题。妇联是我国特有的妇女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能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发动妇女投身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妇联不仅是一个群众组织,而
-
“五四”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特征
-
作者:
王志萍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焦虑体验
悲剧体验
女性文学
迷惘体验
-
描述:
文章通过对现代转型期女作家创作的综合考察,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三个方面的现代性体验特征,即女性意识复苏的悲剧体验、自我认同的迷惘体验和融入社会的焦虑体验,试图寻找一条较易进入“五四”女性文学的有效途径。
-
“魔女的理论”:析日本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王志松
来源: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
文学史
改写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欧美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日本女性主义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掀起第二次浪潮,并形成了日本女性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日本女性主义批评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正在改写着日本文学史,是最具活力的批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将就此进行梳理和分析。
-
2009年日本文学研究现状
-
作者:
王志松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多元化
学术争鸣
论题
-
描述:
本文对2009年日本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作了概述。总体上看,学界呈现出多元化的活跃态势: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显著,且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新探索;与此同时,近世文学、大众文学和女性文学等薄弱环节的研究也有了一定推进;而围绕"林译村上文学"的争论则为学界带来了活力。
-
底层视野下的女性经验:由新世纪女性写作谈起
-
作者:
王志华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新世纪
底层女性
女性人生
王安忆
社会底层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美学
小说
-
描述:
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旨在以女性独特的角度和经验来建构女性美学的"躯体写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主要形态。这里的"女性经验"往往以身体为核心,勾连起一些被视为禁忌的女性记忆和遭际,包
-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之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志萍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少数民族女作家
新疆
-
描述: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意识与她们成长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受自身所处的民族文化的规约,她们未必有非常的反男权的姿态,也鲜见女性主义色彩分明的文学创作,但是她们至少已经开始把自己当作自己的主人,当作社会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民族的主人,开始代少数民族女性"沉默的大多数"发言,为女性不公命运呐喊,对女性生命价值给予赞美。在文学中开始表现女性为开拓生存空间的努力奋斗,也对女性、时代、民族面临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思索,这应该说是在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空白之页上对女性意识的开创性书写。
-
《撞上门的女人》和《宝拉·斯宾瑟》中的爱尔兰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志敏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父权
女性特质
他者
女性形象
-
描述:
罗迪·多伊尔是当代爱尔兰最成功的小说家,被誉为继乔伊斯之后书写都柏林的文坛泰斗。多伊尔的小说关注的是都柏林的普通工人阶级,其中两部小说《撞上门的女人》和《宝拉·斯宾瑟》以爱尔兰女性为主题。通过研究这两部小说,这篇论文表明爱尔兰女性已经从传统缄默走向现代独立。同时,该论文认为,爱尔兰女性的地位和经历,是由经济体制、国家制度、教会、社会、文化结构以及妇女运动决定的。依据波伏娃的他者理论,本文指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爱尔兰女性被物化为他者。随着二十世纪后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妇女运动的影响,爱尔兰女性开始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