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的家族抒写不同的叙事目的:《第二十幕》和《茶人三部曲》的比较阅读
-
作者:
秦法跃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事业
地域
革命叙事
性别
-
描述:
《第二十幕》和《茶人三部曲》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以描写百年动荡下家族事业的兴衰起伏和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长篇巨著。由于作家性别和生活场不同,两部小说对家族事业和革命历史的叙述目的、家族中男性和女性形象塑造上有很大的差异。
-
《木兰诗》的主题是什么?
-
作者:
张如法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往往观点隐蔽而又以非常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从而给人多方面的感受。《木兰诗》就是这样的作品。全诗虽然只有二百多字,却反映了木兰十二年间变化起伏的不平凡的生活经历。由于情节的曲折和形象的丰满,致使有些同志只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来理解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题。有的强调她不爱名利地位、追求和平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有的强调她勇敢、刚毅,顽强,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高贵品质;有的强调她抗击北方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那么木兰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木兰诗》所体现的社会意义究竟
-
丁玲——描写将近一个世纪中国妇女系列形象的文学界第一人
-
作者:
张如法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丽嘉
陆萍
杜晚香
女性形象
曼贞
史诗
-
描述:
本文论述了丁玲所塑造的自辛亥革命前后至七十年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女性形象特征,展示了二十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轨迹。
-
女性解放的破产和对传统的回归:《白鹿原》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分析
-
作者:
李法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解放
破产
女性形象
回归传统
-
描述:
1997年12月19日陈忠实的《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时畅销不衰,评论界也众说纷纭。《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它描写了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斗争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剧。这种戏剧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伦理道德的,也有婚姻爱情的。在这一系列论述中既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黑娃、朱先生等男性代表,也描写了白灵、田小娥、仙草等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既有以白赵氏、吴仙草为代
-
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阿达拉·勒内 曼侬·莱斯戈
-
作者:
法
夏多布里昂
法
普莱沃
曹德明
罗瑜
来源:
北京:华夏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阿达拉》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阿达拉冒险救出了自己倾心爱慕的人,却因为誓言的束缚,不能得到近在咫尺的幸福,最后在绝望中自杀。 《勒内》讲述的是发生在姐弟之间的不伦之恋。姐弟俩从友情发展到“罪恶的感情”,双双坠人痛苦的深渊。姐姐最后进入修道院,刚刚获得安宁,即被疾病夺去了生命。 (《曼侬?莱斯戈》讲述贵族青年格里厄爱上了出身低微的美丽少女曼侬,并且不顾一切阻力,抛弃了财产、名誉来追求这份爱情。但他的情人在金钱的诱惑下,数度投入他人的怀抱。为了重温情人炽热的爱,格里厄不惜自毁,参与赌博、欺诈、
-
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王亚单
岳国法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斯·门罗
女性意识
《庇护所》
-
描述:
《亲爱的生活》是艾丽斯·门罗最新的一部作品,不同于以往其他小说集以女性为主的叙述,该作品融入了更多的男性声音。上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凸显,克服了男权制的压迫,女性意识得以唤醒。本文所选研究对象即是《庇护所》中在男权压迫下,逐步觉醒的女性形象,从而展现“亲爱的生活”的本质即简单的生活。
-
《带阁楼的房子》中两姐妹形象的刻画与描述赏析
-
作者:
孙新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尼雅
坦然接受
女性观
地区名称
活着
女性命运
修斯
小妹妹
知识女性
-
描述:
在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契诃夫一共塑造了四个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姐姐莉达和妹妹任尼雅。通过对这两姐妹形象刻画与描述的分析,通过比较二人迥异的性格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契诃夫的创作特色,体会到他鲜明的妇女观点。一、姐姐莉达——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一)姐姐名字的深层含义小说中,姐姐的名字为莉达,即"莉季娅",而"莉季娅"其实是小亚细亚一个地区的名称。用这个地区名称做名字,暗示着取该名的人大多畏惧去做一
-
女性意识的觉醒——以艾丽斯·门罗短篇小说《庇护所》为例
-
作者:
王亚单
岳国法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斯·门罗
女性意识
《庇护所》
-
描述:
《亲爱的生活》是艾丽斯·门罗最新的一部作品,不同于以往其他小说集以女性为主的叙述,该作品融入了更多的男性声音。上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凸显,克服了男权制的压迫,女性意识得以唤醒。本文所选研究对象即是《庇护所》中在男权压迫下,逐步觉醒的女性形象,从而展现“亲爱的生活”的本质即简单的生活。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沈书雁
汪成法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觉性
鲁迅小说
女性悲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命运抱有深刻的同情,其小说中的思想符合女性主义的核心原则。但鲁迅并未真正意义上将女性放在与男性等同的地位去描述,其笔下的女性缺乏主体意识。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鲁迅的女性观,可以得出鲁迅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契合和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发现鲁迅在女性描写上存在的局限性。
-
《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
-
作者:
马媛媛
李同法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特色
《良友》画报
-
描述:
在中国20世纪20~40年代,<良友>画报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在中国画报史上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真实的时事报道、立体的都市生活、丰富的西方图像、时尚的女性形象等几个方面,对<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进行探究.对于揭示良友遍天下的原因,研究中国现代报业史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