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林丽】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论爱情悲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基于主题学视角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林丽
来源: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学
爱情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西方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两部作品中,女主角至死不渝的爱情精神虽让研究学者牵肠挂肚,但从主题学视角解读作品却不多。从比较文学主题学出发,将两爱情悲剧置于特定文化中,对比分析其女性形象塑造在悲剧精神母题、爱情故事场景及文化意象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深入解读作品女性人物塑造特点。
-
梦入园 春如许——邵飞《梦归家园》赏析
-
作者:
汤林丽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现实生活
园景
徽派版画
汪廷讷
明代
景致
休宁县
女性形象
美术
-
描述:
对于邵飞《梦归家园》油画作品的欣赏和追问,让我们关注到《环翠堂园景图》[1]这一明代徽派版画作品。"环翠堂"是明代汪廷讷在其家乡休宁县松萝山下修建的以坐隐园为中心的环翠堂私人庭园,今已不复存在,仅留
-
追寻的悲哀与无望:对贾平凹《白夜》女性形象的主体性透视
-
作者:
林丽婷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悲哀
无望
贾平凹
《白夜》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的塑造一直是贾平凹小说叙事的一个重要支点。在《白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呈现了一个时期贾平凹对女性意识独特而又深刻的感受与探索。如极具古典与贵族气息的虞白,现代整容术的短期获利者与最终失败者的颜铭,物欲侵蚀下人生价值逐利化并最终完全陷落的邹云,以及逆势抗争男权社会心态畸变的保姆阿婵,这些女性共同构成了现代女性在都市生活中困惑与焦虑的众生相。这群时代女性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里,以自主自我自由的方式追寻理想的生活与人生,然而她们苦苦追寻的结果不仅没有抵达向往的目的地,却是陷入了更为灰暗的悲哀
-
英雄之旅:《救火英雄》剧作模式分析
-
作者:
林丽宁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消防员
灾难救援
救火
商业电影
题材
旅程
女性形象
集体无意识
不同地域
-
描述:
源自神话的"英雄之旅"是一个已经被证明了的非常有效的故事模式,它能够与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人们沟通,且历经久远的岁月仍非常奏效,因为它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消防题材电影《救火英雄》即是运用沃格勒"英雄之旅"的剧作模式所完成的一部典型的灾难救援片。这部电影运用了典型的三幕式结构,在三幕式中完成英雄旅程的不同阶段,即三次冒险。这三次冒险行为一方面有着因果逻辑关系,同时也呈现出递进关系。
-
游离中追寻 寂寞中成长:论方方小说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衍变
-
作者:
林丽琼
来源: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衍变
女性
精神
-
描述:
湖北女作家方方,自1987年发表了《风景》、《落日》等优秀作品后,影响力逐渐扩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其作品《桃花灿烂》等优秀作品被搬上荧屏后,其作品关注度逐步提高。本文以方方近年来创作题材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女性精神世界的衍变,由此探讨方方近年来创作观念上的变化,及其对女性的境遇流露出的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思考。
-
心里的话儿对党说(十二大部分妇女代表为《中国妇女》写的短文)
-
作者:
林丽韫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心里的话儿对党说(十二大部分妇女代表为《中国妇女》写的短文)
-
台湾女性文学发展概论
-
作者:
林丽琴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怀乡文学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题材看,它不仅涉足小说,而且在散文和诗歌领域均有不少佳作;从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层面看,视野广阔,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女性思想、情感、生活状况及其命运的作品,而且在台湾文学整体的每一阶段性主潮态势中,产生了足以代表该潮流的作品。
-
论贾平凹小说女性叙事的迁徙
-
作者:
林丽婷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流变
贾平凹
迁徙
思想脉动
女性叙事
-
描述: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中成就斐然的一位精英作家,他自70年代末登上文坛至今,一直致力于多角度的小说创作,因而其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脉络呈现出了纵深发展的趋势。在他的小说中,总是能够展现出当下鲜活的时代气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贾平凹,执着地选择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中的乡土社会变迁作为其小说创作的背景,重在揭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精神震荡的颓然与不安的困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切中了时代的精神创伤,表现出一名精英作家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焦虑和忧患。然而进入90年代,贾平凹毅然与初期单纯质朴的商州田
-
双重边缘文化语境下的美国华裔女性书写:从黄玉雪、汤亭亭到谭恩美
-
作者:
徐林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文化身份
性别歧视
主体意识
-
描述:
在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主体中,华裔女性作家是其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群体。以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女作家,通过自身的经历、观察和思考,创作出大量令人瞩目的作品,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美国华裔男性作家。本论文就以这三位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华女阿五》、《女勇士》《灶神之妻》等为文本,试图借助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对这几部作品进行解读,来探讨整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发展的历程;在对作品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华裔女性在美国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的际遇与成长史。围绕此主线,
-
人文的注入与女性意识的凸现——试论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李苇苇
林丽君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性象
女性意识
苏童
人文注入
-
描述:
苏童小说以其叙述的优美、精致,想象的奇特和舒卷的美学气韵而引人注目,他的小说开阔了当代文学的视野。从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文的注入和女性意识的凸现,不仅能洞悉苏童小说的女性世界,而且能了解其独特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