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228 条
-
迎合与抗拒:时尚杂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杨清发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迎合与抗拒:时尚杂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华语流行音乐歌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994-2006)
-
作者:
杨雅琼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体制
流行曲
歌词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主义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去关照社会状况,提醒人们消除性别因素所导致的不平等或歧视,以期建立两性平等和谐的关系。本文希望以流行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女性形象的问题,了解对女性制约的情况。 鉴于“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如此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以及评奖的权威性,本论文选取了“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从1994年创办以来至今共12年的最受欢迎歌曲以及1998年第五届至今的神州音乐特别推荐奖最佳歌曲奖中扣除歌词内没有女性形象的歌曲。把歌词中呈现的女性形象(形貌、行为特质、角色、两性关系等)的特征加以分类、
-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杨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魏晋时代
-
描述: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们继承了传统礼教规定的美德:对子女言传身教,对丈夫尊敬扶助,对妯娌雅相亲重;她们又对僵化的压抑人性的礼教予以抛弃: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女性都展现不卑弱的个性,都展现出不凡的才气,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公共场合她们都大胆表达真爱,在丈夫面前,她们还把女子妒忌的天性表露无疑。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在魏晋风雨中成长起来,当时的时风、士风又赋予了她们特有的个性。在她们身上折射出魏晋时代重门第的风气,士人蓄伎的风气,品评人物的风气以及佛教渐渐兴盛的状况。在她们身上透露
-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叙事
-
作者:
杨婉怡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
张贤亮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张贤亮是新时期影响较大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位“归来”作家,张贤亮小说的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他是新时期文坛上第一个写“饥饿”的作家、第一个写“性”的作家,他的创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张贤亮小说创作的成功离不开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但是,这些女性形象并不是张贤亮凭空想象出来的,在她们的身上有着历史和时代的印记。本文试图以女性叙事为视角,探索张贤亮小说中受历史和时代影响的因素。本文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对张贤亮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中“美人幻梦”这一原型,
-
转型时期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敏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康
心理分析
社会转轨时期
女性主义
-
描述:
《嘉莉妹妹》(1900)是西奥多.德莱塞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它以惊世骇俗的反传统性,开创了美国现代小说的先河。这部小说因揭露美国社会的贫困悬殊和道德沦丧而被列为禁书。十二年后,小说才得以再版。无独有偶,贾平凹的转型之作《废都》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争议最大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由于小说中的描写有自然主义倾向,而所体现的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因此这部小说在出版半年之后被禁止发行。如今,相隔十二年之后,小说被允许再版。本文在广泛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对两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具有相同历史背景
-
电视剧与现实中的女性意识差异研究——日剧《昼颜》对中国女性的影响
-
作者:
周杨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昼颜
女性形象
电视剧
-
描述:
女性意识作为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特定时代特征的女性意识。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的艺术加工而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女性意识。然而这种反映是否真实、全面?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将近期在我国反响热烈的女性题材日剧《昼颜》作为投射我国观众女性意识的“他者”,通过对观众访谈及网络讨论的文本分析,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绪论部分对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等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正文部分,首先从我国电视剧近十年来出现的新的女性形象中归纳出其中所反映的女性的婚恋意识、
-
陈丹燕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杨依欣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丹燕
女性书写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陈丹燕在大陆女性作家中,被称为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品体裁涵盖小说、散文、传记文学、口述访谈,其中又以小说作品,最为人称道,主要原因在於小说皆是以女性作为书写主题,透过小说的女性角色研究与书写女性时所反映出来的隐藏涵意,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 第一章,针对前人的研究心得与自己所欲研究的范围的部分,进行说明。之前的研究并未针对女性书写的部分进行更进一步的连结,以归纳法、文本分析法,透过女性主义来进行文本的研究,找出作者塑造的女性形象时,所蕴含的象徵意涵与时代性。第二章,则从陈丹燕的个人经历及作品的介绍
-
裘琏戏曲研究
-
作者:
杨溢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动机
清初
裘琏
女性形象
戏曲
艺术特色
-
描述:
裘琏(1644—1729),字殷玉,号蔗村,别号废莪子,学者称横山先生。浙江慈溪人,父亲因抗清而牺牲。裘琏天资聪颖,著作颇丰,但是很多都已经佚失,存世的只有《横山文集》、杂剧《明翠湖亭四韵事》、传奇《女昆仑》、体制未定的《万寿无疆升平乐府》和方志作品。本文以裘琏的戏曲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其生平、思想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裘琏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特点,并探讨杂剧在清初产生的变化。第一章在裘姚崇编撰的《慈溪裘蔗村太史年谱》的基础上,对裘琏的家世生平进行梳理,并对他的诗文及创作思
-
小说《布鲁克林高地》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
作者:
杨薇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民身份认同
多元文化身份
女性身份认同
《布鲁克林高地》
-
描述:
作为埃及当代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米拉勒•塔哈维凭借其长篇小说《布鲁克林高地》于2010年荣获了第五届纳吉布•马哈福兹文学奖,成为了第三位获得马哈福兹文学奖的女作家,《布鲁克林高地》也因此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和其他各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部小说以一位移居美国的埃及单身母亲为主要人物展开,通过描绘主人公母子在美国的移民生活经历,也描绘了生活在布鲁克林地区的其他各国移民的生活经历。同时,小说着眼于埃及和布鲁克林两地,不仅描写出了主人公母子在美国的移民生活,也通过人物的回忆,描写了主人公在祖国的生活经历,刻画出了“
-
论中国仕女画和“月份牌”艺术
-
作者:
杨群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份牌艺术
精神内涵
关联性
仕女画
-
描述: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仕女画的发展脉络与月份牌艺术的发展演变,深入研究月份牌艺术与传统仕女画内在的传承关系,以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月份牌艺术发展的独特之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各个时代对女性美有不同的体认,女性形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内容,她们不仅是女性自身精神的反映,也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既是画家眼中的审美对象也是其重要的表现对象。从月份牌艺术与古代仕女画精神内涵的继承性我们看到了女性艺术的成长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也看到了月份牌艺术的发展创新与时代的关系。月份牌艺术实质是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定时
<
1
2
3
4
5
6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