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228 条
-
末路囚徒: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老处女形象分析
-
作者:
杨英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错位时空
老处女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19世纪西方文学人物的画廊中,女性人物形象以其丰富多彩性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然而有一类女性人物,她们由于异于传统女性的生存模式,而被男性作家打上了强烈偏见和厌恶的标签。在男性作家的书写和塑造中,她们身上的“异质性”得到了极大的凸显,不禁让人怀疑作为人的生存价值。本文集合了19世纪的三位男性作家具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在论述男性作家对老处女形象所持有的态度的同时,通过女性主义的解读和福柯相关理论的运用,揭示这种独特的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及她们在被塑造中与整个女性群体之间的关系。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老处女这一类
-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苏童女性书写
-
作者:
杨欣荣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
人文关怀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童作为成名于八、九十年代的当代男性作家,由于他在作品中对女性的成功塑造引起了批评界的重视,他笔下的女性随即成为研究热点。由于人们对他塑造女性形象的整体评价还不够深入,所以,文本尝试对此加以研究。 本文研究从两个部分展开: 第一,主要通过苏童对女性现实层面的人文关怀,和他对女性形象的另类书写及与女性创作的暗合,来揭示苏童塑造女性形象的超越性和滞留现象。苏童对女性生命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充满了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他在创作中对女性的思考角度改写、颠覆和消解了现当代多数男性作家以宏大叙事、张扬男性主
-
灵魂的堕落 希望的虚无:论曹禺代表作中男性形象的文化意义
-
作者:
孟杨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心理
男性形象
家族与男权文化
精神性格
五部代表作品
-
描述:
自从话剧这种“舶来品”传入中国的那刻起,众多的剧作家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文本创作与艺术革新。直到1934年《雷雨》的问世,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才真正走向了成熟。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在《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以及《家》这五部代表作品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举,特别是他所塑造的那些优秀的戏剧形象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那些善良坚韧、执着追求自身幸福的女性让人们看到了这位中国的戏剧大师深厚而精湛的创作功力。然而在曹禺的笔下同样也存在着一群个性鲜明的男性形象,他们是一群篆刻了旧中国封建思想
-
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探索
-
作者:
杨士霞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审美特征
女性意识
-
描述:
本论文以新时期(1979年至今)的中国女性电影为研究对象,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以电影文本为案例,以东西方女权主义电影美学理论为基础,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的嬗变和女性话语表达进行探究,指出中国女性电影所存在的局限,女性电影在中国如果想真正的得到超越必须建构女性自身的话语权,不是像激进美学一样一味的对男性反抗和对立,也不是对男性的妥协和共融,而是穿越了两者,力图实现女性生命本体的自我超越和真正的自我救赎。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女性电影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对于女性电影、女性意识的界定以及对
-
张翎小说中的南方意象及其叙事功能研究
-
作者:
孙杨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方意象
叙事
文化意蕴
-
描述: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来展现叙事的,而意象的运用,又使小说的意蕴表达更为丰厚。从意象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小说的叙事是小说研究的一个新生长点。在张翎的小说中,南方意象的运用是其创作的一个亮点。这些南方意象包括:雁意象、水意象、文竹意象、碉楼意象等。张翎以这些南方意象为载体,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勾勒出南方生活场景下的女性形象,塑造着她脑海中的南方。这些具有南方色彩的意象,便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和审美意蕴。本论文就是从南方意象与小说叙事的分析入手,通过对小说中的雁意象、水意象、文竹意象、碉楼意象和其他具有
-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杨秀华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生态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女作家,以描写西部拓荒者的生活而著称于世。《啊,拓荒者》描写了美国中西部移民的边疆生活,以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为背景,谱写了拓荒精神的赞歌。《啊,拓荒者》,《云雀》,《我的安东尼亚》被称为三部曲。在《啊,拓荒者》中,以女性拓荒者的生活为题材,通过女主人公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清晰呈现了女主人公从受父权主义,人类中心论,男性中心论影响的形象,演变成大自然的征服者,保护者以致最终成为大自然的孩子的形象。通过对人类与自然,尤其是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的探索,塑造了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的生态智
-
《三水小牍》研究
-
作者:
杨菁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道思想
史传文学
《三水小牍》
皇甫枚
人物形象
-
描述:
《三水小牍》是晚唐皇甫枚所创作的一部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传奇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上,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文体独立的标志,但目前学界对唐传奇的整体性研究才刚刚起步,尤其缺乏对《三水小牍》的专门研究。论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对皇甫枚《三水小牍》进行详细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作者及《三水小牍》其书。皇甫枚生平有许多值得考证和甄别的地方,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量搜集相关材料完善作者信息,从籍贯、生平、交游、作品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论及《三水小牍》其书时,主要从题名的由来、作者姓名的流传问题、全集的卷数、版本
-
柳永秦观言情词比较
-
作者:
杨栎模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观
艺术风格
题材内容
柳永
言情词
-
描述:
柳永与秦观是北宋词坛上两位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词人,他们作为正宗的婉约派词人,终未摆脱“言情”的束缚。文章通过比较两位词人言情词的内容、艺术风格方面的异同,来突出各自的特色。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引言部分:简要概括柳永、秦观词的研究现状,引出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对言情词进行界定,交待在柳永和秦观的词作中言情词的标准。第一章分别概述两位词人生平经历和思想性格的异同点,以及由此形成了各自的作品内容与艺术风貌。第二章分析两位词人言情词的题材内容和歌妓形象的异同之处。两人言情词题材内容主要分为闺怨词
-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
-
作者:
杨丽丽
来源:
延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权威
解放区文学
叙事
视角
女性
性别
-
描述: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解放区文学的热潮,但是关于解放区文学中女性叙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试图探讨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的研究现状、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的模式与特点、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呈现出的性别视角对叙事的影响、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呈现出的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更好地了解解放区文学女性叙事的规律,及影响女性叙事特点的因素,可以更深入地领会这一特定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的生存处境、性别关系。由于叙事者通常采用四种固有的叙事模式,这也就使得解放区文学中女性的形象单一而又呆板。
-
北朝女俑研究
-
作者:
杨赛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俑
北朝
女性地位
-
描述:
北朝女俑是北朝随葬俑群中引人注目的一类,本文以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女俑为研究对象,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区、分期研究,以揭示北朝女俑的时代特点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北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风气进行初步的探讨。根据北朝时期出土女俑墓葬分布的集中情况和文化面貌的地区性差异,本文把北朝女俑分为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北部地区以平城为中心,女俑较多受到鲜卑民族文化的影响,制作较粗糙,女俑形象表现出浓重的胡气;东部地区以洛阳-邺城-晋阳为中心,女俑主要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制作细腻,造型工致,比例
<
1
2
3
...
9
10
11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