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小说《布鲁克林高地》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作者: 杨薇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民身份认同   多元文化身份   女性身份认同   《布鲁克林高地》  
描述: 作为埃及当代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米拉勒•塔哈维凭借其长篇小说《布鲁克林高地》于2010年荣获了第五届纳吉布•马哈福兹文学奖,成为了第三位获得马哈福兹文学奖的女作家,《布鲁克林高地》也因此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和其他各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部小说以一位移居美国的埃及单身母亲为主要人物展开,通过描绘主人公母子在美国的移民生活经历,也描绘了生活在布鲁克林地区的其他各国移民的生活经历。同时,小说着眼于埃及和布鲁克林两地,不仅描写出了主人公母子在美国的移民生活,也通过人物的回忆,描写了主人公在祖国的生活经历,刻画出了“
论中国仕女画和“月份牌”艺术
作者: 杨群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份牌艺术   精神内涵   关联性   仕女画  
描述: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仕女画的发展脉络与月份牌艺术的发展演变,深入研究月份牌艺术与传统仕女画内在的传承关系,以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月份牌艺术发展的独特之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各个时代对女性美有不同的体认,女性形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内容,她们不仅是女性自身精神的反映,也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既是画家眼中的审美对象也是其重要的表现对象。从月份牌艺术与古代仕女画精神内涵的继承性我们看到了女性艺术的成长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也看到了月份牌艺术的发展创新与时代的关系。月份牌艺术实质是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定时
卡夫卡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分类研究
作者: 李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弗兰兹·卡夫卡   比较文学   小说  
描述: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一个庸俗、沉闷、专制的犹太商人家庭,自幼爱好文学。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其一生创作勤奋,留下了300多万字的各种资料。主要作品为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和一系列短篇小说。作为一个死后很久才被世人所关注的作家,其生前默默无闻,有许多作品并未来得及出版和发表,也没有在文学界掀起多大的影响。去世后,因为其好友马克斯·勃罗德对其作品进行整理发表而声名鹊起,形成一股
元代文言小说研究
作者: 杨秋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文言小说   独特性   民族融合   女性形象   记实性  
描述: 元代社会中,文言小说虽然在文学发展中不占主流地位,但是它也是具有文学研究价值的。由于所处的特殊时代,使它具有了一些不同于其它时代的特点。从时间上来说,元代前期是处于与南宋、辽、金相互交叉的时段。因此,在作家与作品的界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从作品方面来说,时代的特殊赋予了文言小说作品的独特性,元代的文言小说基本上都具有记实性的特点,志怪志人小说有的还融入了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性特点,传奇体小说融入了新的文体,如《春梦录》开头的自序及作品中用到的书信体,《娇红记》中的诸多诗词的掺入等,这些都是在以前的文言小说中
论李白女性题材诗歌与六朝文学之渊源关系
作者: 杨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白   六朝   渊源   女性  
描述: 李白与六朝文学的渊源关系可谓老生常谈,但仍有可推进的空间。笔者拟将其女性题材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分三个部分对李白女性题材诗歌与六朝文学的渊源关系做系统、全面的分析。绪论首先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研究对象——“六朝文学”和“女性题材诗歌”做一界定。笔者根据四个条件划定本文“女性题材诗歌”的范围,而文章主要研究它们与狭义“六朝”文学之间的关系。正文共分四章。李白所接触的女性会影响其对女性的书写与表现,影响其女性诗歌的题材与内容,而李白与女性的关系也体现其女性观。因此,第一章,笔者大致梳理与
《绛红雪白的花瓣》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杨迪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颠覆   自由   二分法   女性主义  
描述: 米歇尔?法柏被誉为惊悚大师和狄更斯小说的接班人,他是英国当代重要的小说家并且获得很多奖项,例如:尼尔?刚恩奖(Neil Gunn)、?圣詹姆斯奖(Ian St James),以及马卡蓝推理小说奖
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角色及其音乐特征探究
作者: 杨佩   来源: 西安音乐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歌剧   水红莲   音乐特征   《运河谣》   印青   民族唱法  
描述: 民族歌剧《运河谣》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名叫水红莲,是一位唱曲艺人,性格开朗,歌声美妙动人。其演唱的《运河谣》旋律优美,沁人心脾。她与上京告发贪官的书生秦啸生相恋,又因阴差阳错的不能在一起。随在夜间演唱《秦生啊,你还好吗?》,诉说了肝肠寸断的相思之苦。最后,她舍弃了自己生命的人间大爱,用一首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表达了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在该剧中,角色主要是运用民族唱法塑造人物形象。她的唱段类型丰富,音乐极具表现力,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本文以水红
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在女性视角下的创作特征
作者: 李杨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角   女性主义  
描述: 随着女性意识的发展,中国导演群体出现了主体转型:从男性独掌大权到女性顶起半壁江山。女性导演的电影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态度和风格,因此研究女性导演在女性视角下的创作特征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第一代女性导演创造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导演的塑造如出一辙,脸谱化、无性别,多集中于“地母”和“花木兰”这两种形象。而8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性导演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将女性意识贯穿到电影作品中。她们通过电影追求两性平等的话语权,转变大众在父权社会影响下单一的男权思维模式。8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性导演选择亲情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女性和女性问题
作者: 杨莹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发展   恻隐之心   维多利亚女性   《米德尔马契》   女性问题  
描述: 小说《米德尔马契》是乔治·艾略特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很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该作品主要聚焦于英国外省生活研究,但艾略特在作品中对于维多利亚女性以及女性问题的探索不容忽视。尽管研究者百家争鸣,也有不少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研究,但较少有研究深入探讨艾略特在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女性主义观点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她对于女性问题研究的独特视角和局限性。而这些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着眼于《米》中以多萝西亚为代表的维多利亚女性以及她们所遭遇的女性问题,借助E·
论王安忆小说的温情书写
作者: 杨平平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善意   温情   王安忆   小说  
描述: 在王安忆三十余年的创作中,她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情世界。她的关切不仅表现在对女性命运、生命的深切关注,还表现在她对世俗人生的深切观照。她总是对芸芸众生持有那份默默的人文关怀以及发自内心的敬重。王安忆的作品中刻画了一系列生动饱满的女性形象,以及生活在城市底层,挣扎于城市边缘的“外来者”。她对这些身份卑微的普通人身处困境时却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的坚韧与自尊给予了真挚、热烈的赞扬,从而使她的文学世界呈现出温情、绵善的艺术氛围。本文将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王安忆的温情书写进行探源,体现在她的成长经
< 1 2 3 ... 5 6 7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