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314 条
-
评《紫色》中“二元合一”的妇女主义思想
-
作者:
杨健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生活
沃克
美国作家
种族关系
《紫色》小说
妇女主义思想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关注南方黑人生活,尤其关注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苦难和抗争。1983年沃克的作品《紫色》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她由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黑人女作家。沃克这部以色彩命名的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在于题目的象征意义。作者运用了色彩调配的原理,精心构筑色彩符号的内在文化涵义,独具艺术魅力。沃克针对黑人妇女遭受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不断探索“和谐共存”的社会形态,用紫色象征实现包括男人和女人在内的全人类的和谐共存。作品中的紫色,正是作者心目中的妇女主义所
-
嫉妒及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因果模型研究
-
作者:
杨光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嫉妒
影响因素
大学生和研究生
-
描述:
嫉妒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嫉妒心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调适和疏导,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毁灭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嫉妒引起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而关于嫉妒的研究论文在国内还非常少,许多研究也还只是停留在现象学描述和评论方面。这给嫉妒的咨询治疗和疏导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目的。本研究将考察大学生和研究生嫉妒的现状,探索嫉妒及其影响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采用Bringle嫉妒量表、White嫉妒量表、人际信任量表(Tru
-
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当代大陆/马华女性小说比较研究
-
作者:
杨启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文化语境
马华文学
女性书写
当代
-
描述:
本论文主要的内容是在文化语境下比较大陆与马华的女性书写为核心。本论文将以她们的小说文本为基点,考察与透视她们文本的话语方式和叙事选择,确定她们作家的主体地位。本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兼取比较文学及文化研究的宏观视野,以考察两地的女性书写的发展概况、叙事特点和理论意义为重点,并从多侧面多角度以及更广阔的文学史的背景上去追寻及发掘其中所具有的创作启示与文学史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评述了大陆与马华女性文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主要是为大陆和马华两地的女性文学的界定,重点为
-
从林白的小说创作看“身体写作”之得失成败
-
作者:
杨春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小说创作
林白
后现代主义
-
描述:
身体在漫长的文本书写中处于被遮蔽和忽视的地位,女性的身体则要么被隐匿要么被篡改,直到近现代身体才进入思想和文本的范畴,而女性身体的书写则更是近三十年来才彻底解禁。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上前辈女作家的探索和努力,使得“身体写作”风行一时,而后在消费时代来临的世纪末又被姿态更为开放“欲望化写作”所取代,“身体写作”的领军人物林白也进入了创作转型期。 “身体写作”在颠覆男性中心主义话语,在文本中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又忽视了权力与话语之间血肉关系,没有合理的女性权力的建立,话语的突破显得
-
对《戴家嬷嬷》中百衲被主题的黑人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杨帅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性
妇女性
《戴家嬤嬤》
百衲被
女性主义
整体性
-
描述:
格雷利亚·内勒是继艾丽斯·沃克和托妮·莫里森之后美国最负盛名的黑人女作家。1982年创作至今,她已出版了五部小说及多部散文集,并于1983年获得美国图书奖。同时,她的小说四部曲在美国引起很大轰动,并日益成为文学界的研究重点。内勒的第三部小说《戴家嬷嬷》植根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将黑人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伴随着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黑人女权主义批评也随之以独立的面貌崛起于美国评论界。80年代早期,艾丽斯·沃克提出了“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并将黑人性,妇女性及整体性作为理论根基。其女性
-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
-
作者:
杨晶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主题
现代性
解放
革命文学
-
描述: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现代女性以革命者身份创作的、以无产阶级文学观为创作原则的、以革命时期为语境、描写革命时期的女性生存境遇、生命成长和革命感悟的小说。论文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从共同的主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叙事和书写演变中描述中国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目的是以此来探寻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的独特价值,试图通过回首革命时代,重新思考革命和女性解放、革命和文学、文学和女性的关系。在具体论述中,论文采用了一般的主题研究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绪论:阐述革命和女性解放、女性解放和女性文学的关系;叙述中国现代女性革命小说源流。第一章:
-
论中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反叛意识
-
作者:
杨菁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神话
家神话
女性小说
男权中心
躯体写作
反叛意识
双性世界
性别角色
-
描述:
本文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考察,主要从爱情、家庭、女性自我完善等角度,以小说文本为对象,来探讨女性文学的这一主题特征的现实意义,进而对这一阶段的女性文学加以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一、爱情——痛并快乐着。爱情对于很多女人来说
-
三维视野与张爱玲的国民性观察和审视
-
作者:
杨亮辉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传统
国民性
视野
现代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是一位融现代、传统与女性身份于一身的作家,这三个方面又各自形成了她的西方视野、本土视野和女性视野。本论文通过研究她在现代、传统、女性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进一步研究她在各个维度的视野下分别对国民性进行的发掘工作。张爱玲以西方视野观察出中国人因循守旧、个性粗俗、喜多生多育;以本土视野观察出中国人性格中知足常乐、超脱老猾、道德自律的方面;以女性的视野审视出女性国民的最内在的性格:自我奴化,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女性本质。她以最深渗透中国人性格的传统京戏与宗教为载体来发掘国民性,非常独特,但由于受成长背景
-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
-
作者:
杨裴羿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女性写作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消费主义文化
-
描述:
本文是对90年代中国消费语境与女性文学写作关系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末,消费主义文化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中国悄然兴起。对“物质的礼拜”、性与休闲的崇尚及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而女性写作也以其特有的敏感,表现着最为新鲜生动的时代景观。本文试图通过挖掘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中女性意识的产生、发展并结合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引进对中国90年代女性作家的人生价值、文学观念及创作实践的深刻影响,再现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观念、男权中心文化及西方相关理论对当代女性作家的重塑过程,以分析中国当代
-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的女性关怀
-
作者:
杨晶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主题
现代性
解放
革命文学
-
描述:
论 文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现代女性革命小说是一个有着复杂文化内蕴的文学形态,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体现了多重关系的纠葛,但是,对它的关注与研究长期以来始终处于一种较冷落的态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现代女性革命小说处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夹缝地带,尴尬而又暧昧,其丰厚的文化价值或者被贬低,或者被缩小和肢解。尤其是现在风头仍健的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女性实践、女性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目前研究界对于中国女性命运独特性与本土性的思考匮乏。在中国,现代女性的
<
1
2
3
...
22
23
24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