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 条
-
陈独秀著、译、书信系年目录(续二)
-
作者:
林茂生
杨淑娟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信
新青年
同上
广东
系年
无政府主义
目录
演讲词
陈独秀
民国日报
-
描述:
(1902一1942)篇名 发表时间与刊名一九二一年 1月1日《广东群报》增刊 1月3日《广东群报》 1月11日《广东群报》 1月19日《广东群报》 1月21日《广东群报》 1月22日《广东群报
-
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现状
-
作者:
段晓玲
杨保文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云南当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历来就是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具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特别是当代以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用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本民族的历史变迁。面对这样的文学现象,如何深度分析和挖掘,呈现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价值精髓,是所有研究者应注意的重点,也是要求,本文试从整体把握的角度,谈及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
-
国内外女性学研究差异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邻学科
女性学范式
女性学
国内外
差异
-
描述:
女性学研究整体思路的差异导致国内外女性学研究状况出现诸多差异。国内外女性学界在女性学研究群体、对相关学科关系的关注、对女性学的功能和女性学的认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比较之后的融合与发展是国内女性学走向国际并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也是整个女性学学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
河洛文化传承与台湾女性文学场域中的“家园情结”
-
作者:
彭燕彬
张杨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园情结”
河洛文化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河洛文化是指植根于河洛地区以农耕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家园情结这一角度切入,阐释台湾女性文学书写场域中的创作状况,分析中得出家园情结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且与大中原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表明文化认同的不可避免性和在文学创作中的普遍性。
-
女性学的学科地位及其发展
-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渊源
女性学
理论发展
学科性质
学科定位
-
描述:
新世纪以来,学科分化和学科整合的频率加快,范围扩大,层次加深。面对21世纪的女性学研究,有必要提倡"格物致用"的哲学思想,通过跨学科比较的视角,促进应用学科的发展。因此从学科渊源、学科定位、学科特性与理论发展三个层面入手,可以比较女性学与女性主义的异同,凸显中国语境中女性学研究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女性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女性发展。
-
女性学研究——反思与展望
-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特征
多元化
女性学
发展方向
-
描述:
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女性学研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就,成为当代妇女问题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精神、深刻的人文关怀倾向、兼容并包的学术胸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格物致用的学术传统等学科特征。女性学研究对妇女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妇女解放”的真正含义,并有助于廓清我们对女权运动的认识。女性学研究代表了新世纪妇女问题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为女性主义的探索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
作者:
严启刚
杨海燕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双性同体”
中国文学
新时期
性别诗学
文学女性
女性特征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
张洁作品研究综述
-
作者:
杨骥
刘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
综述
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两次夺得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女士”,也作为我国首位囊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对张洁文学作品的研究历来是我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本文拟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张洁文学作品研究现状及缺失。
-
高校高学历女教师角色压力及疏解
-
作者:
杨宇辰
卢洋
来源: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学历女教师
女性学
角色压力
-
描述: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
19世纪与20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创作比较
-
作者:
杜艳春
杨璐璐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女性
主题思想
女性文学
意象
-
描述:
19世纪是英国“女性创作的丰收季节”,20世纪是英国女性作家创作的繁荣时代.两个世纪的女性作家都在关注一个共同的主题——女性如何冲破世俗偏见的束缚,努力追寻自由、平等和独立.本文着力探讨19世纪与20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在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表现手法方面如何演绎女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