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婷婷,常旭,徐佳】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浅析美国华裔女性主义书写与文化身份问题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华裔女性
批评理论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作家
相结合
女性主义批评
艺术创作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
描述: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一门独立自足的新兴学科,运用西方后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将本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以华裔女性自身的生活感受和切身体验为出发点进行艺术创作。开辟了美国文学与批评新领域,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
-
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婢女形象研究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言小说
贞节观念
清代文学
婢女
伦理道德
艺术功能
-
描述:
自唐代传奇始,婢女这一人物形象就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抒写,并且为后世婢女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清一代,文言小说创作蔚为大观,出现了许多颇具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文言小说作品集,其作品里所描写的婢女形象也逐渐成熟和丰满起来。清代处在封建社会晚期,封建集权统治经过鼎盛而后衰落,奴婢制度在这种盛衰浮沉之际空前强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婢女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其形象本身必然也出现了一系列时代特点。与清之前代相比,清代婢女不仅在数量上超越,就其作用,有的也跳脱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贯穿全文线索等传统模式,甚
-
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儿
普契尼
托斯卡
咪咪
人物塑造
女性
-
描述:
一部歌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在普契尼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极富张力和弹性,在他的12部歌剧作品中,有7部歌剧是以女性角色命名的,这就足以看出普契尼对待女性角色的重视和偏爱。特别是对歌剧《图兰朵》中的柳儿和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以柳儿、咪咪和托斯卡为例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儿
普契尼
托斯卡
咪咪
人物塑造
女性
-
描述:
一部歌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在普契尼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极富张力和弹性,在他的12部歌剧作品中,有7部歌剧是以女性角色命名的,这就足以看出普契尼对待女性角色的重视和偏爱。特别是对歌剧《图兰朵》中的柳儿和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论《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与悖论
-
作者:
徐佳静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尔德
悖论
《道林·格雷的画像》
唯美主义
-
描述:
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他继承并宣扬的理论——“为艺术而艺术”——给十九世纪末欧洲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在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和戏剧创作等各个领域也都有涉足,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回味无穷的作品。他的作品涉及面极广,有《快乐王子》等童话,《无足轻重的女人》等著名戏剧作品,《雷丁监狱之歌》等诗作,更有他唯一一部小说、颇受争议的唯美主义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由于小说中包含的题材,《画像》和王尔德本人长期以来也备受英国及其他各国文学界的否定。
-
从被毁的梦到梦的毁灭者:《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性扭曲探析
-
作者:
徐佳雨
来源:
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隐藏故事线
精神分析
黑人男性
男性声音
-
描述:
在黑人文学领域,黑人男性一直是受忽略的研究对象。本文从托妮·莫瑞森的《最蓝的眼睛》着手,试揭露其隐藏的另外一条故事线,还原男主人公乔利的成长轨迹,并在精神分析视域下对其性扭曲行为的根源进行探析,提出在众多的女性研究视角之中淹没的男性声音。
-
谈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与批评研究在中国
-
作者:
李艳红
李婷婷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与批评
研究现状
-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一种在特定异质文化环境下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华裔女性作家开辟了美国文学新领域,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美国华裔文学及亚裔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不被接受到被认可和关注,再到对其研究及影响层面不断扩大的过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与批评研究在中国是个具有学术意义的新兴领域,是美国多元文化走向全球化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