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倩】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危机:《嘉莉妹妹》之消费文化探析
-
作者:
张倩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物化
消费文化
男性气质
-
描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经历着一场急剧变革,正在从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消费型为主的社会。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嘉莉妹妹》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兴起的消费热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近年来国内虽有文章从消费文化角度研究该作品,但对其中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体验却鲜有论及。受后学思潮影响,近年来女性主义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已从早期的批判态度转向了对其“解放”和积极作用的突出与强调。鉴于该作品创作时期消费文化盛行的背景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文采取消费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尝试
-
《月亮宝石》中的暗影
-
作者:
张倩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亮宝石
柯林斯
犯罪
暗影
侦探
-
描述:
威廉·威尔基·柯林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其巅峰之作《月亮宝石》在当时可谓享誉世界,如今也被誉为侦探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 小说的结构基本借鉴于他的上一部成功之作《白衣女人》。通过让不同的人物以其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事态,形成他们对事态和人物独有的观点和理解,柯林斯将情节步步推进;而这种叙事方式也在客观上暴露了不同叙事者内心有意或无意掩藏的真实。此外,通过这种技巧,柯林斯便可以在不打断叙述者声音的前提下隐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柯林斯善于选取现实中的犯罪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月亮宝石》的创作灵
-
柳美里家庭作品中日本女性家庭观的转变
-
作者:
张倩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崩溃
柳美里
再生
家庭观
-
描述:
柳美里(1968~)出生于日本,在日韩国人二代。从幼年时代起,因为在日韩国人身份以及无法敞开心扉与他人沟通,经常被同学欺负。中学时代,柳美里经历了离家出走和自杀未遂,这样的生活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中一年级退学后,柳美里加入了东由多加的剧团,迎来了人生的巨大转机。在东由多加的鼓励与帮助下,柳美里作为作家亮相。她的作品以自己的家庭状况和亲身经历为题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家庭电影》为代表,这部获得芥川奖的作品讲述的是20年前就已经分崩离析的家庭为了实拍一部反映一家人现实生活的纪录片,又重聚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嘉莉妹妹》中的嘉莉形象
-
作者:
张倩
常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德莱塞
男权社会
嘉莉妹妹
反传统性
大都市
新女性
女性形象
生存需要
男性
-
描述:
《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的一部自然主义名作,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以惊世骇俗的反传统性打破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优雅传统",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它讲述了颇有几分姿色的农村姑娘嘉莉在繁华的大都市——芝加哥和纽约的生活经历。初到大都市的嘉莉因为一场疾病丢掉了工作,为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她先与推销员杜洛埃同居,后又委身于酒店经理郝斯
-
江苏明清小说女性形象的区域差异
-
作者:
张倩如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塑造
小说创作
六朝
作品
女性形象
志怪小说
人物形象
-
描述:
明清两代是江苏继六朝志人、志怪小说之后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颠峰时期。就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而言,无论是作品的数量分布,还是在表现形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
《消失的爱人》中不可靠叙述和话语权力对主体性的构建
-
作者:
张倩芸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话语
权力
婚姻
不可靠叙述
福柯
-
描述:
《消失的爱人》一经问世就成为《纽约时报》2012年度最受欢迎的小说。吉莉安·弗琳在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家庭关系动态学、两性关系及大众媒介的影响等主题。本文旨在从叙事策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社会学三个角度全面分析小说体现出的多重主题。小说向读者描绘了在经济危机和现代大众媒介的综合影响下美国中产阶级婚姻家庭生活的灰暗图景和个人主体性受到的层层威胁。文中主人公艾米和尼克的权力博弈和互相操控一方面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婚姻生活理想的幻灭,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们试图构建新话语权力以重塑主体性的诉求。在第一章中,作者构
-
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物化:《嘉莉妹妹》之消费文化解读
-
作者:
张倩
田秀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主义社会
消费文化
物化理论
女性人物
-
描述: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率先打破了统治美国文坛的"优雅传统",以真实的笔触描写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转型期消费主义影响下人们思想行为和社会风尚变化。其中,他的处女作《嘉莉妹妹》以芝加哥、纽约等大都市为背景,赋予了主人公嘉莉妹妹一种非凡的自由意志和驱动力,驱使她超越性别和社会的束缚去实现她的梦想。深刻地展示了消费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畸形关系。近年来,虽有文章从消费文化角度解读该作品,但对以嘉莉妹妹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在消费社会中的体验却很少论及。本文以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经历和体验为视角,采用女性主义批评和消
-
浅析大学生两性差异成因
-
作者:
郑丹莹
郑海林
张倩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自我歧视
性别自我概念
性别差异
-
描述:
男女平等的观念自妇女运动兴起后已经深入人心,但研究表明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中依然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就男女性别差异存在现状做出描述,并从生理、社会及自我几个角度探讨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